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清末文抄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以,不过你必须要先去上海进行统一进修和统一训练,这样会我们才会安排职位。我没有权力直接安排职位给你,上头也不会承认的。不过如果你能够去参加统一评审或者是进修,那这样成功之后可以获得授予军官之职。”

    对于那些基层乡村的人,他们是没有权力直接招募士兵和任命职位的,甚至基层农村之间的文武官员互相监督,双方都有想上级汇报的权力。而每一个村子的正规专业绝大部分哪怕再大的村子也都不会超过十五个,比较少的也就是五六个。每个村子的都有定额的编制,不会随便增加。

    至于安排职位,这个更是直接由上海方面来负责。目前浙江距离上海还是比较近的,所以还可以负责。而以后一旦蚕食的土地越来越多,那可以考虑设立一个片区的长官了。不过这个对于投靠过来的清军军官,必须要经过相应的考核评审才能重新分配职位,不能够直接带领原来的部队。

    不过为了照顾那些投靠清军军官,并且同样是处于千金市骨的想法,对于第一批投靠的清军把总以上的军官,其实哪怕原则上他们成绩再差,那也不会彻底不给他们官做。只不过安排了官职之后,他们的前途将会非常渺茫。甚至安排的官职也都是那些比较边缘化的,不属于非常重要的岗位,对于整个军队影响不大的地方。而那些真正前途好和重要的岗位,只有那些能力强,甚至经过了战火和时间考验的人,才能够去担任。

    至于第一批投靠过来的清军把总以上军官,原则上不论成绩再差,都可以获得一些岗位的,至于实权如何和发展前途,这个就不保证了。

    那个清军把总想了想,很快也都同意了。现在其实浙江已经是一个不太平的局面,上海的天地会已经把手渗进来了,旁边的福建已经乱了。甚至广东广西同样不安宁,江苏江西的怡良同样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拥兵自重两头都不打,两头下注。甚至怡良已经随时做好放弃江苏退守江西的准备了。

    现在大清已经是人心浮动了,很多人已经开始不看好这个大清,认为接下来不能够在一棵树上吊死。既然天地会已经派人过来了,那说明大军已经开始准备,随时可能大量进攻。其实不少清军也都开始思考自己以后的退路了。在这个乱世里面,谁不是狡兔三窟,谁不是在这里到处在建瓯摸着自己的退路?别说汉人,甚至很多旗人满人也都是如此了。那些死忠于满清的,并非是他们从满清获得了多少,而是因为他们没有退路才会死忠的。可是一旦有了退路,那心思说不定早就变卦了,比如说陈顶天的便宜岳父怡良也就是这样。谁不希望在这个乱世留一个退路,哪怕身为旗人怡良也不例外。旗人的忠诚并非是来源于民族,而是因为他们没有退路。可是一旦有人给了他们一条退路,并且不会大肆屠杀满族,他们同样不介意把爱新觉罗家给卖了。

    历史已经证明了所谓的满人和旗人,对于爱新觉罗家并非是非常忠诚,反而历次参与所谓大清复辟和伪满洲国的,反而绝大部分都是汉奸为主,真正的满族反而没有几个。伪满洲国的那些大臣们,居然清一色的都是汉人占了绝大部分,反而是东北满人反对伪满洲国抗日按照人口比例牺牲的比汉人更多不少,这个才是历史的笑话。

    只要承诺不在战后大肆屠杀旗人,那旗人也不是不会投降甚至主动投靠的,反而是那些一大群汉奸要去当爱新觉罗家的狗.奴才啊!这清朝历史也就是这么反转了。

    “这年头,谁都想要退路啊!我们只要能给那些家伙一些退路,那其实很多敌人都是并非是会拼死抵抗的,甚至包括那些旗人。说极端一些的,我们可以合作东给一些旗人安排一些职位。这样反而有助于更多汉人投靠,因为那些汉人认为旗人都可以,那自己为什么不行?”陈顶天对接下来关于策反清军的计划,主动指导了一下。

    某种意义上来说从后来民国历史也就可以发现当爱新觉罗家铁杆走狗的反而绝大部分是汉人,满人除了少部分高层贵族,没有几个人去当爱新觉罗家走.狗的。甚至伪满洲国成立的时候,凑几个皇族都凑不出来,很多皇族都不去这个伪满洲国,这个才他娘的搞笑。

    陈顶天还算是比较熟悉当那些抗日时期的历史档案的,对于这些档案陈顶天也是看过不少,因为开国时期很多关于当年那些抗日时期的历史档案也都被保留在外语学校里面,因为当年那些对于战犯档案翻译的人,有不少是来加入了学校担任教师的前辈校友,这些档案的副本被留下来,甚至一部分被当做了教材。所以从这些“大数据”里面看,其实绝大部分满人反而并非是死忠于爱新觉罗家,甚至其实很多满人早就已经被汉化,连满语都不会说了。对于这种人,其实没有必要太过于排斥了,更没有比啊哟去大肆屠杀。

    甚至如果能接受一两个作为“招牌”,那也不是不能反而动员更多别的清军手下的汉人倒戈的。因为连满人都能接受,那何况是汉人呢?这样很多清军里面的人都会有这种想法,这样反而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大度”,让那些清军表示放心,不会搞什么秋后算账。

    “夫君,按照你所说的,我们已经接受了不少清军投靠过来的官兵。甚至我们也都从军队内部选择了一些有潜力的,按照你的建议打算建立一个军校,我们在黄浦江旁边建立一个军校,你看叫做什么军校呢?我看简单一些,就叫做黄浦军校好了。”周秀英问。

    “在黄浦江旁边建立军校?黄浦江,黄浦,黄浦军校?黄埔军校?你大爷的,好像不就是偏旁部首不同,甚至声音也都是一样的吗?我去!”(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