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杜霞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心中有岸,不会漂泊”——这是几年前,一位朋友对我说过的话。那时节,我正在异地求学,一些陌生的人与事,让我的心起起落落,而来自故乡和亲人的只言片语,似乎都成了泅渡寂寞的方舟。

    也就是在那时,我开始怀疑种种关于漂泊的浪漫与渴望。

    当黄发有师兄的这本客家漫步摆在我的案头时,不知怎的,这句话又蓦然地跳了出来。

    是的,心中有岸,不会漂泊——可是,果真如此么?比如说,这漂泊千年的客家人,比如说,这本诞生在羁旅行役中的“纸上的故乡”?

    真的,在那渐行渐远的流浪的身影中,我分明地看到了对“岸”的渴念与执着。

    关于“客家”的全部印象,来自于一枚小小的邮票,就是那套很普通也很经典的“地方民居”那种环形的古堡一般的建筑,让我想起来自古远年代里的一些神秘的启示,它们承载了太多的记忆,秘而不宣地等待着被开启。

    我总是浪漫地想象着这古堡里演绎的传奇,想象着静默中所孕育的风暴与爱情,那想象往往与莎士比亚的戏剧或中世纪的骑士罗曼司有关。我认定那方寸之间的环形家园是一个特殊种群的标记。

    及至读到师兄的这本文化随笔客家漫步。

    据辞海“客家”条目载:相传西晋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13世纪末),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以后遂相沿而成为当地汉人的自称。

    于是,对我而言“客家”的汉民族身份,就像发有师兄的客家人身份一样,因为这本书而浮出水面。

    还有那些在记忆里沉默的“古堡”也终于有了更地道的称谓和更生动的比喻:“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山岭中,尤其是汀江流域的下游,一座座奇特的土楼演绎着神秘的‘山中传奇’。这些由客家人用生土夯筑的民居,与周围的地形融成有机的整体,就像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蘑菇群。”(土楼的背影)

    蘑菇群——多么有生命力的意象,那是一场雨水就能催发出的蓬勃与生机。我这才发现,我关于“古堡”的想象中恰恰缺少了一份生命的灵动与鲜活。那该是怎样一幅温暖的图景呢?不管是第一声啼哭,还是最后一声叹息,都传达着一些生生不已的秘密,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

    秘密的开启让被遮蔽的存在进入了历史。但真实的境况是,流亡者的记忆往往被历史阻断。作为“永远的外来户”客家人常被土籍侮称为“客家佬”甚至被诬为“客贼”直至192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乌尔葛德英文版的世界地理,其中“广东”辞条下还居然写着“其山地多野蛮的部落、退化的人民,如客家等等便是。”

    失去故乡就意味着失去语言,失去历史——这是怎样荒凉的命运?我相信对于每一个客家人包括师兄而言,那祖辈颠沛流离之中的沉沉浮浮,那自尊与自卑间的苦苦挣扎,都让他们在冥冥之中承载着一种宿命。有一天,当他们能够言说与书写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