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杜霞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是七十年前的一个深夜,春寒料峭。那时,刚刚有五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倒在了龙华——那个以桃花闻名的地方,消殒在一片疯狂肆虐的枪声中。但枪声似乎并没有惊醒暗夜,人们都睡去了,沉沉地睡去了

    但毕竟有痛苦的灵魂醒着。那一夜,在一家客栈杂乱的院子里,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也最孤独的文化战士,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七十年来,在鲁迅这位思想先驱者所开辟的道路上,探索者的身影一次又一次地灼热我们的视线,让自由与真理愈发显示出她恒久的魅力。七十年后的今天,当徐光耀,这位七十五岁的老人,以他直面历史的真诚与勇气,与这位伟人的名字发生了关联的时候,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了鲁迅病重向愈时的呓语: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鲁迅文学奖——在中国文学界,这是个极高的荣誉。它意味着责任、道义与良知,意味着丰富的痛苦和深刻的孤独,意味着文学对人之为人的全部尊严与高贵的承担。尽管此前,昨夜西风凋碧树已获得了多项大奖,但我相信在徐先生那里,这一次,该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再读此书,我依然会时时感慨于写作者的胸襟与勇气。应该说,对世事的深刻感知往往导源于一种真切的生活体验,因而在某种程度上,经验是不可替代的,对于徐先生笔下的那段“反右”历史,一九七三年出生的我是毫无经验的,但是,我的头脑中却不乏关于那个荒谬时代的一些很理念化的“印象”:比如说政治体制的弊端、封建主义的顽固;高压下知识分子身不由己的堕落,那种病态的自我颠覆、自我沦丧;再广义一点,就是人在外部世界强大的规定性下所陷入的瘫痪状态对于生活的认知,上辈人用的是归纳法,而我们走的则是演绎的路子。

    幸好有了徐先生的这些真实的文字,使我们对“过去”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观念”上。而我以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的魅力,也恰恰就在于它是体验的升华,而不是观念的演绎。就像徐先生在本书的后记中所强调的那样:生活是第一性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他看重生活本身的丰富,并愿意沉潜到自己的体验中去挖掘、去展示这种丰富。由此,不由得让人想到新时期“伤痕文学”的昙花一现,问题的症结也许不仅仅在于哲学的贫乏、审美的粗糙,还在于作家是不是真正面对了自己的生活,真正咀嚼了消化了自己的经验,只有真实地强烈地感受了,才会进而在感受中感动,在感动中感悟

    我现在理解了为什么徐先生会选择太行山中一所废弃的农房来完成回忆录的写作,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沐浴着山野的宁静,那一刻,他一定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土地、历史和人民。

    但是,沉潜不仅需要耐力,也需要勇气,对痛苦经历的追忆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正所谓“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而徐先生却毅然地沉了下去,沉到火里,沉到血中,沉到暗夜的痛楚里,重温那不可理喻的荒谬和疯狂

    而独到的感受、深刻的哲思,也就在沉潜中漫溢而出

    我不由得又想起了鲁迅——这个沉潜于夜之深处的斗士。“惯于长夜过春时”他知道老中国的暗夜不会轻易地被光明所承诺,于是,他沉了下去,拥有了“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而看,是正视,也是担当

    他是夜的守护者,在绝望中聚合着反抗的热能;他又是夜的叛离者,将匕首投枪刺向无边的黑暗和死亡

    惟如此,他“领受了夜所给予的光明”

    民主、自由、个性的解放——这不是也不应该是堂皇的冠冕和写在教科书上的讲义,而应是空气、水,是人性真实的图景。但是,对于黄金世界的预约,鲁迅从不轻言相信,因为他所面对的,不仅是专制的政府、愚昧的民众,还有一个难以摧毁的传统的壁垒。

    于是,他“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他同时又相信: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同。于是,他常怀着殒身不顾的热情,为自己,更为后代,实践着西西弗斯式的生命哲学:“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人生的理想,也是文学的旨归。

    而国人根性里的痼疾和鬼气往往让我们无法奢谈理想,历史的因循与悖论让我们不得不竖起“反抗遗忘”的大旗。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场噩梦,让中国人再一次睁大了眼睛。

    好在总有个人的声音在顽强地表达着历史。在昨夜西风凋碧树的结尾处,老作家警示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我们还‘有暇自哀’的时候,应赶快把事情办好,以免‘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就是,对封建主义流毒再也不能容忍了,奴化教育,愚民政策,必须废止”

    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

    昨夜西风凋碧树,今夜月光应如水

    (昨夜西风凋碧树 徐光耀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2月版)

    2001年9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