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骑士的沙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信手捻起那崖边的小小雏菊,年特敲响了换班的小钟。清脆的钟声回荡在山谷,很快就会有人从下面的宫里赶来帮忙。辛苦了一夜,在温度惊人的丹炉旁汗流浃背,山风清爽的感觉扑面而来。望着手中的雏菊,谁敢相信山下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

    那搧风的差使果然辛苦非比寻常,难怪李聃特意等了十几年。这里的人手本来不多,收集药草已经是非常庞大的工作,体力又不见长,一旦熄火,前功尽弃,所以宁肯等上十几年,直到他们前来履行契约。

    他们十来个人一组,在温度惊人的炼丹房里挥汗如雨,沿着丹炉所放置的次序拼命忙碌,有的添柴,有的搧风,四十九个丹炉哪个也不敢松懈,都知道稍不留神一切就都毁了,那时不但拿不到契约,浪费了那么多珍惜的药材,也不知道如何赔法。

    来这里有一个月了,每天都是半日工作,半日学习,余下的时间像死猪一样睡觉。学习就是听李聃讲课,和其它的同门一起讨论深奥的道理。这里可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年特读了道德真经和庄周列国记两本书,文辞艰涩,大部分的道理都难以理解。

    他已经知道李聃和这里的所有人都是十几年前从另一个世界“飞升”来的,称为“道家”弟子,李聃可以称为是道教教主,但是他本人不这么说。

    这里的人起名字都爱用“子”字,李聃称“老子”庄子原来叫庄周,其它的师兄有各种子但是他们说自己这帮人是插班生,借读的,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相对普休斯教会而言,道教确实是异教徒,但是李聃老师也带领大家在这里愉快地生活了十几年,还在魏王哈马斯的刻意保护下建立了宫殿,可见自有其存在的道理。按李聃老师的话说“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似乎他在等待着什么时刻到来。

    至于魏王哈马斯为什么费这么大力气保护道教的存在,道理很简单,骑士如果学习了深入的魔法,就难免会倾向于光神普休斯的教会,所以作为国王骑士培养基地的幼狮骑士学院没有和教会合作开设魔法系,而是弘扬以骑士的意志为根本,这就是国王骑士和教会骑士最根本的区别了。

    国王骑士固然强大,遇到强大的魔法也必然伤亡惨重,所以从另一个世界来的和光神大人一点儿关系也没有的道家仙术的出现简直就是应运而生。哈马斯陛下有了这个杀手锏,就有了和教皇决裂的本钱。

    得知这些之后,年特偶尔会烦恼,暗自希望自己不要扯进那倒霉的夹缝里,成为王权和神权之争的牺牲品。他是希望教皇倒台,但是突然之间,自己已经冲得太靠前了。他也曾希望能够未卜先知的庄子能给他一点儿提示,但是庄子只是笑着告诉他“水到渠成”叫他不要多虑。

    这里需要学习的东西哪怕不吃饭不睡觉也学不完,等到四十九天限期一过,恐怕就没有机会了,年特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烦恼,只得相信庄子。

    庄子对年特很好,经常一语道破年特的迷惑之处,他总能看破年特的想法,省去了许多难以表达的口舌。而且,毕竟关于年特所读的庄周列国他是最有发言权的。每一天,年特的思想都更为深入。

    道家对世界的阐释和普休斯教会很相似,因为有关创世之力的理论是几乎一致的,对物质世界也通过五种元素和光暗来划分,充其量叫做阴阳。但是在读过两本道家基本著作之后,他渐渐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那么着迷了。

    光神教会说,信徒死后可以进入天堂,勇者的灵魂可以成为星座,但那都是死后的事了。相信神的存在,利用神的力量去打倒对方,虔诚的程度是强大与否的根源,那自己的力量呢?今生今世呢?虽然理论基础是一样的,但是对待问题的看法就截然不同了。

    年特渐渐觉得,神的世界终归要离人而远去,老子说“人定胜天”的时候,年特也对自己说“我的想法是对的吧!”但是,不要流血吧,年特不希望看见那样的场面,何况教会里有那么多漂亮的小姑娘

    从值日的师兄那里要了几颗丹药,年特吃下一颗,疲劳和饥饿都一起消失了。这里的食物倒不是只有丹药,但是对他而言,时间太宝贵了。匆匆来到大殿,正赶上早课开始。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老子的声音悠长而朴实,听在耳中就会很奇妙地记住,如果听懂了就很难忘记。这一课是专门为他们这些入门者所开,讲的正是道德经中的难点,可以说是精髓所在。

    众人均说:“好难!”

    惟有年特、阿滋和斯芬克三人若有所悟,年特问道:“何谓谷?何谓神?何谓不死?”

    老子颔首微笑:“以其虚,故曰谷;以其因应无穷,故称神;以其不屈愈出,故曰不死。三者皆道之德也。”

    大家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谷”和“神”两个字是不能连读的。阿滋又问:“即如此,体现于人自身又当如何解释?”

    老子答:“谷,就是浴;谷神,就是养神。玄牝,就是天地;中虚故曰谷,不测故曰神,天地有穷而道无穷,故曰不死。”

    众人方才领悟到要通过闭目养神来从人体的玄牝门也就是天地根来修养道德之力与外界交流的道理。斯芬克又问:“存蓄之间,应当如何把握尺度呢?”

    老子大喜,答道:“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答毕亲自下台来帮助三人运气,之后又问三人感想如何。

    年特说:“绵绵微妙!”

    阿滋说:“似存而非存!”

    斯芬克回答:“正如用之不见!”

    老子听罢仰天大笑,当下说:“你三人随我前来!”径自舍下大殿一干人等,到自己的房间去了。

    年特三人心中狂喜,当下收敛心神跟着去了。各位师兄不住投以嘉许之意,庄子也鼓掌三声,才替那些挠头的人补课去了。

    三人来到老子房内,老子端坐在榻上,吩咐三人也上榻围坐成一圈。

    “我有五术,山、医、命、相、卜,今日授予你三人,日后勤加修行,自当领悟。”

    自此,三个人用养神打坐代替睡眠,除了轮班工作的时候,都守在老子身边学习,其进境一日千里。

    五术包罗万象,光是“山”就分为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其中最玄妙的,当数“山”中的符咒术“卜”中的选吉术,既奇门遁甲,其他的尚可以慢慢领悟,这两项却是道家的精髓,非透彻不可。

    老子花了十天的时间把该记的东西说与他们知道,那些知识便深深地烙在他们的脑海当中。余下的几日时间,老子便欲特地传授符咒和奇门遁甲的细节给他们。

    那一日,庄子在庭内踏罡步斗,为他们示范步天罡之术。当下手持一桃木剑,手捏决,口念咒:“五雷猛将,火车将军,腾天倒地,驱雷奔云,队仗千万,统领神兵,开旗急召,不得稽停。急急如律令!”

    顿时地裂生雷,漫天俱是雷火,云层亦被击穿,天空仿佛漏了一般,旁观者皆跌坐在地。庄子大喝一声,地面合拢,雷火才渐渐消失。

    年特三人纷纷喝彩,庄子和老子却面露担忧之色,良久才叹了口气。

    三人均不解,年特说:“刚才大师兄那招威力无穷,闻所未闻,却为何叹息?”

    庄子苦笑:“刚才那招本该收发自如,可是飞升之际,许多条件都改变了,我已经研究了十几年,想不到仍然控制不好,几乎惹来大祸。”

    老子斥道:“切莫乱了阵脚!万物有序,任如何变化,人之构均与自然相通,人有精神,则自然界的一切无不有精神在。既能以气声相求,一切重新寻来便是!”当下向三人讲解其中的奥妙,传授将人的精气和自然之精气会合炼化成符的方法,嘱咐大家要谨慎使用。

    年特明白庄子的尴尬之处在于两个世界星座环境全都不同,因此步天罡无法准确代表九州和北斗的位置,才出了乱子。当下牢牢记住方法,不敢妄自使用。

    方才那一击大有毁天灭地之势,幸亏庄子能够及时收手,若换了自己,恐怕就要酿成大害。纵是如此,新得绝技的欣喜也不绝于形。

    年特试着感应旁边一棵老树的精气,和自己的精气相容,喊了声“疾!”那老树立刻就长出绿叶,还开出花来。但是只瞬间,那老树便又凋零,竟然反而枯死了。

    老子用拂尘一甩,助那老树恢复了生机,并不责备年特,只是嘱咐道:“天地之间精气均有穷尽,若道不足而妄用,便是拔苗助长了。你三人十数日来用尽了他人数十载之功,都要回溃在你我身上,我自损道行百年,尔等道行不足,便要受苦了!”

    说话间,年特三人突然觉得困倦起来,想起这些日来根本不曾睡眠,想必是现在应该补上。不及多想,三人便倒在地上酣然入睡,这一睡,竟一连睡了八日。

    醒来的时候,正是深夜,宫内钟鼓齐鸣,人人欢声笑语。奔出门来,峰顶万道霞光直冲霄汉,原来已是丹药出炉之日。

    但见清风皓月,烟霞流注,五气三元结秀,升腾处云辂交加。瑞光缥缈之处,盈座散下香花。正是堪夸真妙用,仙丹一粒,洞焕东华。满太虚寥廓,清境无涯。

    年特松动筋骨,忽觉浑身松畅,拍打衣衫之际,诸多烦恼如同烟尘散落,精神充沛,前所未有。扭头看时,阿滋和斯芬克都是喜不自禁。众弟子径向奔走,收集丹药,清扫丹炉,三人也不敢怠慢,取了紫金葫芦前去帮忙。

    那四十九炉丹药集天地之精华,炉中所剩灰烬亦是宝物,众人按各种功用分类,小心翼翼地装进不同的葫芦,贴上标签,一直忙了半宿,天亮了方才收拾停当。各炉丹药共计四百余种,有的做养生之用,有的做治病之用,足足装了近千葫芦。

    待到最后一炉,有人“咦”了一声,众人看时,发现偌大的丹炉里,竟然只炼出十余颗小小的弹丸,闪动着金光。

    “怎么会这么少?”大家均怀疑出了什么纰漏,却不敢说出来。

    清点数目时,最多的仁丹一炉就炼出了十万多粒,最少的培元丹一炉也有三百多粒,这炉里不知是什么东西,竟然只得到十几颗。

    正迟疑着,老子和庄子一起飞奔赶来,用拂尘一甩,丹药自行飞起入了葫芦,庄子喜道:“不枉四十九日之功,这牛黄大解丸终于练成!”和老子呵呵笑着,一路小跑离开了炼丹房。

    众人连同一干老弟子尽皆狐疑,跟随在后面看个究竟,却见两人一人一颗,然后便进了茅厕,畅快之声不绝于耳。

    “原来如此!”有弟子悟得其中奥妙,对众人解释“自从入了师门,便不曾见过师父和大师兄有漏气之举,想来是常年修炼,有辟谷之能,肠胃沉淤达几百年之久,形成超严重的便秘,非牛黄大解不可!”

    众人一起点头,表示极是!但是此举不免有损道行,不知这般大阵仗到底是为何。茅厕内“嗯啊”之声久未平息,须臾,庄子在里面弹剑,老子拉得痛快,竟然唱起古韵来。

    老子:“道可道也,(咚咚)非恒道”

    庄子和声:“名可名也,(锵锵)非恒名”

    歌声和弥漫的气息一起飘出,众弟子尽皆倾倒。

    良久,两人满面红光走了出来,老子怀抱那葫芦,呵呵傻笑,怡然自乐。庄子却面色凝重,轻挽袖口,并起食中两指捏了个剑诀,大喝一声:“疾!”立刻有一道剑气绕空盘旋;庄子炼气为符,甩至地上,立刻有雷精出现;庄子又试了诸多法术,落瑛缤纷,无不得心应手。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连喝彩也忘记了。

    原来,自从飞升到这个次元,万物星座尽皆不同,庄子虽然努力迎合万象的变化,却始终无法做到与自然之气融会贯通。苦思之下,认为是腹内有前世所带的沉淤对现今所处之世有所扰乱。

    如今尽皆排出体外,体内气息清净有如新生,顿时能够与外界气息相同,再无阻隔,法术便得心应手了。看老子的样子,只怕那壶牛黄大解仙丹立刻就会被藏进藏丹房最深处,当做至宝一般保管。

    翌日,老子召年特三人入殿,取出风之契约交给年特,又取出一个红色的葫芦相赠:“这是丹炉内所得三昧真火,可用做炼化火符。如今契约已满,你我师徒缘分至此,速速下山去吧!”

    三人恋恋不舍,拜倒在地大哭,老子隐身不见,惟有声音传来:“你三人年幼,纵有道理,却无道基,不可妄用道法为世界徒添累赘,日后各有磨难,好自为之!”

    三人只得再拜,告别众位师兄,下山去了。临别时,众位师兄恋恋不舍,相处虽短,感情至深,各有礼物互赠。有人取出先前他们所失的马匹物品,直送到山脚。

    “日后便要天下大乱了,我等也要封起山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