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西州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关隐达特别注意了措辞,维护着岳父大人的威严。他知道大家如此称颂岳父大人,都是说给他听的。这也是人之常情,用不着去辨别是真话还是假话。只有王永坦的话,给他一种说不清的印象。从报到那天见第一面起,他就隐隐觉得王永坦有些阴阳怪气,叫人心里没底。

    方小姐站了起来,说:“在座各位我们都是多次见面了,只有关书记是初次相见。我代表我们刘先生敬你一杯酒。”

    关隐达不站起来,说:“方小姐还是坐下来吧,不要讲那么多的规矩。我们这里的规矩是坐着喝酒。屁股一抬,喝酒重来。这是要罚酒的哩。”

    方小姐便笑着坐了下来。

    关隐达又说:“不叫敬吧,我们大家同饮怎么样?”

    刘先生说话了:“这杯酒关书记还是要喝啊,小姐敬酒可不太好推辞哩。”

    关隐达没办法,就同方小姐碰碰杯,干了。因是招待港商,大家都自便,酒也就喝得斯文。关隐达最怕的是霸蛮劝酒,不喝有碍面子,喝吧又难免不醉。

    应酬完了,关隐达与周书记同车回县委大院。向县长和王副县长是本地人,自己修有房子,就各自回家了。

    关隐达一进屋,就见客厅里坐着一个五十来岁的黑男人,一下想不起是谁了。他才到任几天,同谁都只是见过一两面。关隐达很客气地笑笑,说:“你好你好。”

    那人就要站起来同他握手。他忙摆了摆手,说:“你坐吧坐吧,我放一下包。”

    关隐达走到书房放了公文包。仔细一想,原来这是公安局的副局长李大坤,几天前在同政法系统局以上负责人见面会上见过的。

    “老李,这段很忙吧?”关隐达出来招呼道。

    也许是因为关隐达一口就叫出了他的名字,李大坤感到有些激动,屁股抬一下,像要站起来的样子,说:“不忙不忙。再忙也没有当书记的忙呀?”

    陶陶这时出来了,向着李大坤说:“对不起啊。老关半天不回来,我也没好好招呼你。我家通通才转学过来,还不太适应这里的老师,天天晚上我得给他补一下火。”

    陶陶说话间替李大坤添了茶,敬上一支烟,又回里屋去了。

    李大坤显得很随便,抽着烟说:“我也没什么事,只是来看看关书记。关书记刚来,有些不方便的地方,就同我们说一声。我们公安局有一个好传统,凡是管我们的书记,我们一定要让他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管政法是很辛苦的,不能让领导在一些小事上过多分心哩。”

    关隐达哈哈一笑,说:“老李真幽默呀!有意思有意思。我们是当领导,可不是当老爷啊!能有什么事?一个三口之家,就连吃饭拉屎的事加在一起,也没有多少事啊。说到底,家里的事,除了‘进出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几句话说得李大坤也哈哈笑了。关隐达知道接下来就是闲扯了。他不想同李大坤扯公安局的事。凭他多年来的领导经验,他认为不该同分管单位的副手在家里谈工作上的事。李大坤如果真的是来谈工作,他就应该同局长朱克俭一道来。李大坤独自上门,来意自不必说。关隐达就同李大坤随便扯扯闲话。可李大坤总扯到公安局的事情,叫关隐达不好怎么答应他。他便望着电视,优雅地抽着烟,嘴上有心无心地啊啊着。时不时又拿别的话来岔开。他见李大坤能把拍马屁的话说得自自然然,叫人听来半真半假,不觉得怎么肉麻,就料定这人只怕非等闲之辈。当领导的同这种人打交道要格外小心,弄不好就叫他们操纵了。

    “我的印象,黎南的老百姓还是很淳朴的啊。”关隐达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又缓缓地吐出来,那样子像饱含了感情。

    李大坤却说:“群众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叫人头痛的。说得难听点,简直是刁民。您这管政法副书记担子很重哩。”

    这话太煞风景了。关隐达刚才那么说,一来是想岔开李大坤的话头,二来是抒发对百姓的情感。李大坤却一句话又扯到工作上去了,而且说得那么不中听。不过扯了这么一会儿了,关隐达一直还没有给他提供打小报告的机会,总是在他刚要说什么的时候,就叫关隐达绕开了。

    既然李大坤总是这样,关隐达就拿出了领导的架势,说:“老李,我哪天要专门同你们局里的几个头儿研究一下公安的工作方法问题。现在矛盾多,案子多,而警力又不足,如果不好好研究一个工作方法,就更难办了。不是我一个人的担子问题,也不是我忙不忙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不是我说偷懒的话,我这个县委副书记,总不能陪你们天天泡在案子里嘛。关键还是靠你们,靠你们在提高工作水平上下功夫。当然,听周书记介绍,公安局近来一段工作还是不错的。”

    李大坤忙说:“对对,工作方法是要改进一下。我早同老朱说过,也提过一些建议”

    关隐达不让李大坤说下去,就抢了话头说:“你们几个头儿要好好研究一下。”

    他只容李大坤说了两句是是,便不断地发问,提的又都是一些无关紧要,不着边际的话题。李大坤就没头没脑地答问。可他往往不等李大坤答完,又提别的话题了。他有意这样显得心不在焉。他知道李大坤要么会感觉这位领导没有耐心听他讲话,要么会让李大坤觉得这位领导思维活跃,叫人应接不暇。不管他怎么去感觉,都会对他构成一种威压。关隐达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李大坤终于显得很拘束了,关隐达突然什么也不说了。室厅便只有电视的声音。李大坤看看表,说:“时间不早了,打搅关书记休息了。”说罢就站起来了。关隐达也站了起来,握着李大坤的手说:“不急嘛。有空就来扯扯啊。”

    关隐达刚准备替他开门,瞥见门角有一个包裹,就拉住李大坤说:“老李你这就不对了。”

    “关书记你这样我就不好意思了。”李大坤推推关隐达,说什么也不肯拿回那个包裹。

    关隐达说:“老李,我同你讲个道理。我老关也不是一个假模假样的人,搞什么假正经。我们以后多接触你就知道了。你想想,我们都是靠工资吃饭的人,每个月就那么点点钱,要养家糊口,哪有钱用来讲这个客气?我们以后要经常打交道,讲究这一套就不随便了。我哪天想到你家去坐坐的话,我怎么进门?不送个礼品给你吗?有来无往非礼也。送吗?我的确没这个钱送。”

    关隐达想尽量把话说得人情人理,但见李大坤好像不好意思了,便觉得刚才可能还是生硬了一点,就退了一步,说:“这样吧,你这条烟我还是拿了,反正烟酒不分家。其他的你还是拿回去。不过老李,这可是最后一次啊。”

    李大坤脸上这才好过些,笑道:“关书记这么认真,我也不好说什么了。有你这样实在的好领导,我们公安也好搞了。”

    李大坤再客气几句,挥挥手走了。

    陶陶辅导完了儿子通通,出来给关隐达倒水洗脸泡脚。关隐达正泡着脚,猛然想起要给朱克俭挂个电话。刚才随便同李大坤提到要他们研究一下工作方法的事,说不定老李明天一早就会同老朱说的。这一来就不对头了。他一般只能给下面的一把手直接下达指示,不然一把手会有看法的。照说李大坤要是有头脑的话,就不该自己向老朱去转达他的指示。但看样子李大坤还没这个心计,他只怕还会拿这事到老朱面前去炫耀,表明他在关书记这里得宠了。

    关隐达让陶陶递过电话,挂了过去。接电话的是朱克俭的老婆,说老朱还没回来。临睡前,关隐达再挂了朱克俭家电话,老朱老婆也不问问是谁,很生气的样子,说:“你这人怎么这么哕嗦?讲没回来没回来。”还不等他再开言,那边砰地放了电话。

    关隐达放下电话,忍不住摇头而笑。陶陶问他笑什么,他说:“公安局朱局长的老婆好贤惠哩。”

    一天下来,真有些累人。关隐达上床不久,就睡意朦胧了。却模模糊糊想到了那张明信片,他猛地清醒了。他同夫人的感情一直很深,可是年深月久,他又越来越想念那位远在北方的女人。他同肖荃有缘无份,同学们至今还在感叹。关隐达后来有了陶陶,又官运正旺,肖荃在他心里慢慢的也就淡了。他不到三十岁,任着县委副书记,眼看就要接县长,过几年又是县委书记。成天都有许多的事要干,也无暇顾及儿女情长的事。人一现实,便觉得感情上的事太浪漫,几乎是小孩子们玩的把戏,倒有些好笑了。两人音讯渐绝。不到几年,陶凡退了下来,张兆林接地委书记,关隐达开始在县委副书记的位置上兜圈子了。他岳母曾感叹说,他是成也陶凡,败也陶凡。他有一段心情很灰,便又想起了肖荃。这时他才发现,他同肖荃是什么话都可以说的,而同陶陶却不可以。他便怀疑自己是不是仍然深深地爱着这个女人?他不想存有这么危险的念头,便想这也许就是妻子与朋友的区别吧。但他的确想知道她的消息。她现在怎么样了?却不知她的下落了。后来偶尔在报纸上看到她的一篇散文,写的是想念一位朋友。他熟悉肖荃的文笔,更熟悉她写的那桩桩往事,她的那位朋友就是他!他连读了几遍,相信这个肖荃就是他这几年常常想起的那个肖荃。“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原来肖荃也在找他。关隐达几乎要落下泪来。他一定要找到她!后来,经过了许多周折,才找到了她。

    人在深夜,意念常常是夸张的。他对肖荃的想念,春草一般疯长起来。

    一连两天开县级领导联席会,也就没时间找朱克俭。他想李大坤也是五十来岁的人了,该懂得怎么处理同事关系,不会神里神经去老朱那里显示他同县委副书记的关系的。他这么侥幸地想想,也就不急于找朱克俭了。

    四家领导,加上顾问、调研员坐在一起足有五十多人,还有列席的有关县直单位负责人,满满塞了一屋子。主要研究明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是几个大项目。发言起来,谁都认为自己要说几句,不然显得没水平。可一个事儿说来说去就是那么个理儿,所以后面发言的都只是把别人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周书记和向县长都显得很有耐心。个别同志说没有什么新的意见了,算了吧。但周书记还是要人家说说:“说说吧,说说吧,大家都说说。”似乎发言是一种政治待遇。关隐达对这一套早不陌生了,别的县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形。只是他一直不喜欢这种作风。

    他发言干脆,说:“我刚来黎南,还没进入情况,谈不出具体意见。只讲三句话:第一,听从县委和周书记的安排;第二,一定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第三,请大家今后支持我的工作。”

    大家意见最集中的是刘先生投资城北大桥的事。县城往北是去地区和省里的路,可隔着一条河,很不方便。河也不大,但河谷很宽。丰水季就靠摆汽车轮渡,枯水季就把轮渡往中间横着,成了便桥。那地方一年到头天天堵车,是县里领导嘴上念了多年的交通瓶颈,就是没钱修。这回主要是刘先生投资,省里和县里配套一些。修成之后,刘先生经营三十年,收回投资之后,再交给县里管理。

    关隐达不了解刘先生的信誉到底如何。这是一个好项目,只要刘先生真正投钱来,也没太多麻烦。但还是有些领导想不通,说这桥修好之后由刘先生来管三十年,合适吗?

    周书记发话了,说:“我也不讲什么大道理给你们听。我只知道这桥修好之后,他刘先生就是天大的本事,也搬不到香港去。就是他有本事把这桥搬到香港去了,九七年之后还是中国的哩。”

    此事非同小可,需成立一个县领导挂帅的指挥部。王副县长分管着交通,会议决定由他任指挥部指挥长。王永坦也不说什么,只说:“这事我躲也躲不了的,我就干吧。”

    关隐达家里有些弄清场了,天天晚上就有人来坐了。多是政法部门的负责人。来的人又多少带着些礼品,关隐达说什么都不收。他从那年开始走下坡路起,就坚持一条,绝对不贪不占。心想自己任何事都没有就开始倒霉了,要是再让人抓了什么把柄不就更要倒霉?但是也注意把拒礼的方法搞得艺术一点,不伤人家的面子。这一点他是有教训的。刚倒霉那年,他有回下到一个乡里检查工作,乡里备办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招待他。他本来心情就不好,又不想人家日后说他大吃大喝,就把那位乡党委书记批评了一顿,就是不肯吃那顿饭,自己带着司机到外面馆子里吃了碗面条。那位乡党委书记偏又不是好惹的,过后到处臭他,说他假正经,还无中生有说他怎么怎么的。弄得他后来到基层去时常捞不到饭吃,走到哪里都灰溜溜的。在县级领导中,就有人把这事当做笑话背后宣扬。地委就认为他在这个县失去了群众基础,又给他换了地方。有一阵子,他怀着一股气,甚至也想同一般的领导一样,搞新拿来主义算了,不管黄金白银,拿来再说。这样倒与群众打成一片了。但还是管住了自己。不过他到底学聪明了,现在人家带礼品来,他就做得技巧些了。他先是推一阵,实在推不了,就收个一两样,再拿原来收的东西,打发一两样给人家,说:“既然你硬要讲这个礼,就该按老规矩办,有来有往。”这样,就总是人家送的那些礼品在送礼的人手中转来转去,他反正不贪谁的。这有来有往倒也显得很有人情味。

    公安局的老朱却没有到他家来坐。他并不希望天天晚上都有人来家里,一来影响儿子的学习,二来又要费神应酬。不过政法部门的大小头头脑脑谁都来过了,只有他朱克俭一个人没来,倒显得有点不正常了。当领导的新到一地,总有些人要来拜码头,这已是规矩了,你想回避也回避不了。可老朱就叫他费琢磨了。他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老朱是条好汉子,不搞这一套,如果是这样,他关隐达今后在这里会有一个真朋友。要么就是李大坤同他传达他关某人的指示,叫他多心了,以为他宠信了李大坤,不把他姓朱的放在眼里,他就不信邪了。关隐达在别的县也管过政法,知道这公安局的头儿,多半是武艺弟兄,弄得好就跟你好得不得了,弄不好就叫你难受。他但愿老朱是条真正的好汉子。

    但到底不能凭自己的愿望和运气去开展工作。他便决定提前听取政法部门的工作汇报,而且要求每个单位都要谈工作方法问题。一来他反正要听的,二来免得朱克俭以为他只对公安局的工作方法有看法。

    那天县领导联席会散了,他便找政法委书记邓成国商量,要逐个听取政法各部门的工作汇报。主要听两个方面,一是过来一段的工作情况;二是今后特别是明年的工作安排,尤其要求各单位好好研究一下工作方法问题。老邓听了指示,马上叫顾秘书打电话通知有关单位,叫他们先准备一下,具体汇报时间到时候再通知。

    老邓说:“这顾秘书很不错的,大学毕业才几年,学政法的,人又肯上进。我们安排他给关书记当秘书。”

    顾秘书就拘束地站在那里,手都没地方放了。关隐达就说:“不错不错。”又问了些家常话。哪个大学毕业的?家在哪里?找朋友了吗?大人都健旺吗?小顾一一答了。

    关隐达也不明说要不要小顾给他当秘书,心想今后有事叫他就是了。他还不了解小顾,不能贸然就说行。他自己就是当秘书出身的,知道带秘书也要慎重。有成事的秘书,也有败事的秘书。其实他知道县里的领导是没有资格配专职秘书的,可现在下面任实职的头儿都带有秘书。一般县委书记带县委办的,县长和常务副县长带政府办的,其他各位领导就带分管各部门的。大家都带,你一个人不带,人家倒以为你嫌干部水平不行。他也就只好随俗。反正这也只是为了工作,没有人会说什么的。下面的年轻干部却把跟领导跑看着很荣耀的事,他也就乐得做个人情了。

    事情交待完了,他就提了包准备回自己办公室去。小顾忙问:“关书记有什么事吗?”

    关隐达心想这小顾工作到位还挺快的,对他的第一印象就不错。他这会儿没什么事,只想回办公室看看有关文件和资料。刚来这里,两眼一抹黑,必须尽快熟悉情况。他就说:“现在没事,有事我再叫你吧。”

    关隐达回到办公室,打开抽屉,又看见了肖荃的明信片。“随君直到夜郎西!”心想自己这么倒霉,仍有这样一位红颜知己关怀着,也是很幸福的事,应心满意足了。他很想听听她的声音,迟疑片刻,挂了她学校的电话。拨号的时候,他在心里保佑能挂通。中国的电话怕是只有学校和医院的难挂一些。

    一接通,是位老太太的声音,说这会儿正是上课时间,要挂下班挂她家里吧。也不容他留下一句话,那边就放了电话。关隐达心里很不舒服。北京还中国门户哩,就这素质。但也不值得往心里去,仍静不下心来看文件。

    中午快下班了,突然听到楼下有人喊关书记电话。他忙跑了下来,原来是肖荃打来的。他心跳都加剧了,可脸上表情却尽量平常一些。这里有县委办许多同志都在看着他。注视领导是一种礼节,这会儿关隐达真想废了这礼节。

    肖荃说:“刚要去买盒饭的,传达室左大妈说刚才有人打电话找,是个男的,听口音像是南方打来的。我猜只有你了。我又还不知道你的电话,就打你们的114问。你还好吗?”

    “好,好。这是县委办的电话。你记下我办公室和家里的电话吧。”关隐达就把号码一字一字地念了一遍。“你好吗?那边天气很冷吗?”

    “也不冷,今天才零下六度。”

    关隐达笑道:“才零下六度?你说得轻巧。这气温要是在南方,不知要死多少人了。”

    他本想交待她天气冷了,要注意一点。但怕显得太婆婆气了,就忍住了。肖荃却要他少喝点酒。一听这话,他鼻腔酸了一下。这是自己夫人才关心的事啊。他说:“现在不太喝了。有时是必要的应酬,身不由己。”

    两人一下都不说话了。他感觉谁也不想放下电话。过了片刻,肖荃说:“你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我啊。”

    “好的好的。”他的声音轻了下来。这么说话心情又太沉重了,就问“你现在还写东西吗?”

    “不太写。学校升学竞争很激烈的,总觉得压头。你知道的,我也不是成什么作家的料,写也是心血来潮。”

    关隐达说:“我却是很喜欢看你的散文。”

    “你当然啦。”肖荃说这么半句,又不说了。关隐达听了这半句话,心里暖暖的,却不知要说什么。

    肖荃说:“今天就说这些吧。陶陶和孩子都好吗?”

    “好好。陶陶仍在工商银行。在家收拾几天,前天才上班。通通也乖。”他有意大点声说到陶陶,免得周围这些人猜测什么。

    关隐达接完电话,总感觉自己有些不自然。马上走的话,只怕手脚都会是僵硬的。他便随手拿了张报纸,无心地问:“有什么好文章吗?”

    办公室的几位就不知怎么回答,有些手足无措了。一位干部支吾道:“没见有什么好新闻哩。”

    本是他自己不自然的,这下倒成在座的干部不自然了。他便乘他们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扬扬手走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