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青铜葵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雁飞尽时,青铜家的大屋盖成了。

    这幢大屋牵动了大麦地的许多目光。在大麦地,有这样的房子的人家并不多。他们或近或远地看着这幢“金屋”觉得大麦地最穷的这户人家,开始兴旺了。

    爸爸爬上屋顶,做了一件让青铜和葵花差点儿没有吓破胆的事:他划了一根火柴,让站在下面的人看了看,然后竟然扔到了房顶上。随即,屋顶上就烧起薄薄的小火,并迅速蔓延开去,从这半边烧到了那半边。

    青铜急得在地上直跳。

    葵花大叫着:“爸爸!爸爸!”

    爸爸却站在屋顶上,若无其事地朝他们笑笑。

    站在地面上的大人们,也都一个个笑着。这使青铜和葵花感到很纳闷:这些大人们难道疯了吗?

    但屋顶上的火,不一会儿就自动熄灭了。

    青铜吓得直拍胸脯,葵花吓得用两排白牙咬着一排手指。

    奶奶说:“这房顶上的茅草够人家盖两个房顶,那茅草是一根一根地压着的,没一丝空隙儿,茅草又不像麦秸见火就着,烧掉的是乱草、草渣、草毛。一烧,反而好看了。”

    两个孩子再朝屋顶看时,爸爸正用一把大扫帚在屋顶上刷着,把刚才的草灰都刷到了地上,只见那屋顶被火烧得光溜溜的,越发的金光闪闪。

    爸爸在屋顶上坐下了。

    青铜仰望着爸爸,心里很羡慕爸爸能高高地坐在房顶上。

    爸爸朝他招招手:“你也上来吧。”

    青铜连忙从梯子上爬到了屋顶上。

    葵花见了,在下面摇着手:“哥哥,我也要上去!”

    青铜望着爸爸:“也让她上来吧?”

    爸爸点点头。

    下面的大人,就扶着葵花爬上了梯子,爸爸在上面伸出大手,将她也拉到了屋顶上。葵花先是有点儿害怕,可是由爸爸用胳膊抱着她,过了一会儿,就一点儿也不害怕了。

    三个人坐在屋顶上,吸引了许多人,站在那里朝他们观望。

    妈妈说:“这爷儿仨!”

    青铜、葵花坐在房顶上,可以看出去很远。他们看到了整个大麦地村,看到了村后的风车,看到了大河那边的干校,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芦苇荡

    葵花朝下面的奶奶嚷道:“奶奶,你也上来吧!”

    妈妈说:“尽胡说呢!”

    爷儿仨,不论奶奶与妈妈怎么呼唤他们,也不肯下来。他们一个挨一个地坐着,也不说话,静静地看着冬季到来之前的村庄与乡野

    等将一切收拾停当,青铜一家人,都累得不行了。那天下雨,他们一家人关起门来,饭也不吃,竟然早晨不起床,接着睡,一直又睡到晚上。奶奶上了年纪,先醒来,然后烧好饭,再将一家子人唤醒。吃饭时,青铜与葵花还东倒西歪、哈欠连天的。

    爸爸对妈妈说:“这段时间,两个孩子尽帮着干活了,都瘦了一圈,等歇够了,该让他们好好玩玩。”

    后来,一连好几天,兄妹俩都无精打采的。

    这天,一个过路人给大麦地村带来一个消息:稻香渡来了一个马戏团,今晚上要表演。

    先是葵花听到消息的,一路跑回来。她找到了哥哥,把这个消息告诉他。青铜听了,也很兴奋,对葵花说:“我带你去看!”

    大人们知道了,都支持:“去看吧。”奶奶还特地炒了葵花子,在青铜与葵花的口袋里都装了不少。“一边看一边嗑。”奶奶说“青铜要带好葵花。”

    青铜点点头。

    这天,早早吃了晚饭,青铜带着葵花,与许多大麦地孩子一道,走向七里地外的稻香渡。一路上,欢声笑语。“看马戏去啊!”“看马戏去啊!”田野上,不时地响起孩子们的叫声。

    青铜和葵花赶到稻香渡时,天已黑了。演出是在打谷场上,此时早已人山人海。台子远远的,四盏汽油灯悬挂在台子前方的横杠上,亮得有点儿刺眼。他们绕场地转了一圈,除了看见无数不停地错动着的屁股,什么也看不到。青铜紧紧抓住葵花的手,企图挤进人群,往台子那里靠近一些,哪知,那些人密密实实地挤着,早已铸成铜墙铁壁,一点儿可钻的空隙也没留下。青铜和葵花被挤出一身汗后,只好退到边上呼哧呼哧喘息着。

    四面八方的人,还在一边吵嚷着,一边哧通哧通地朝这里跑着。黑暗里,有哥哥呼唤妹妹的声音,有妹妹呼唤哥哥的声音有个小女孩大概是与带她来的哥哥走散了,站在不远处的田埂上大声哭着,并尖叫着:“哥哥!”

    葵花不禁将哥哥的手抓得更紧了。

    青铜用衣袖给葵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然后又牵着她的手,去寻找一个能看见台子的地方。

    打谷场四周的树上,也都已爬满了孩子,夜色*中,就像落了一树大鸟。

    青铜和葵花正走着,一根树枝经不住两个孩子坐着,咔吧一声折断了,那两个孩子便从树上跌落在地上,一个哎哟哎哟地呻吟着,一个尖厉地哭叫起来。

    许多人掉过头来看看,但却没有一个人过来——谁都怕丢了好不容易才占到的一个位置。

    青铜和葵花绕场地又是两圈,还是找不到一个可看见台子的位置,只好朝远处走去,看看能否找到一个可以让他们站在上面的东西——站高了,就看见了。在黑暗里,他们发现了一个石磙。当时,它正躺在离打谷场不远的草丛中。这么好的一个东西,居然没有被人发现、推走,这让青铜着实一阵激动,他拉着葵花,一屁股坐在了上面,生怕别人抢去似的。他们就这样坐着,东张西望了一阵,知道这石磙现在就属于他们的了,心里真是高兴。

    接下来,他们就是将石磙推向打谷场。

    石磙是牛拉着碾稻子、麦子的,很沉重。兄妹俩需要用全身力气,才能将它推动。他们倾斜着身子,将它一寸一寸地朝前推着。虽然慢一点儿,但它毕竟是朝前滚动的。

    有几个孩子看到他们推着一只石磙,很羡慕。

    兄妹俩立即显出警惕的样子,生怕人家将石磙抢了去。

    他们终于将石磙推到了打谷场上。这时,汗水将他们的眼睛腌疼了,一时竟不能看清眼前的东西。他们先在石磙上坐了下来。

    台上似乎已经有了动静,演出大概马上就要开始了。

    青铜先站到石磙上,然后再将葵花拉到石磙上:哇!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台子!两个人心里好一阵高兴。葵花掉过头去,看到不少孩子还在人墙外面游荡,心里有点儿为他们感到难过,青铜碰了碰她,让她朝台上看,因为后台口已经有一个汉子牵着一只猴准备出场了。

    葵花紧紧挨着哥哥站着,睁大了眼睛,看着灯火明亮的台子。

    锣鼓家伙忽然响起来了。人群一片哗然,随即转向安静。

    那个牵着猴子的汉子,向台下的人挥着手,欢快地走了出来。那猴见了这么多人,初时有点儿害怕,但想到这是经常有的演出,立即转向顽皮,又蹦又跳,十分活泼,一会儿蹦到

    地上,一会儿又蹦到主人的肩膀上。一双眼睛,鼓溜溜的,又大又亮,并不停地眨巴。

    在主人的指挥下,这只身材细长、动作极其灵巧的猴,开始了一连串滑稽可笑的表演,逗引得台下人哈哈大笑。

    树枝上又跌落下去一个孩子——这回不是树枝折断,而是他笑得得意忘形,自己摔下去的。

    树上发出一片笑声,也不知是笑猴,还是笑这个在地上龇牙咧嘴揉屁股的孩子。

    这时,青铜觉得有人拿着一个什么东西在敲他的腿,扭头一看,一个比他高出一头、又壮又结实的男孩,手里拿着一根棍子,正用一对很凶的眼睛瞪着他。这男孩的身后,还站了好几个男孩,样子都很凶。

    葵花有点害怕,抓住了青铜的手。

    那男孩问道:“你知道这石磙是谁家的吗?”

    青铜摇了摇头。

    “你不知道是谁家的,怎么站在上面?”

    青铜用手势告诉他:“这是我和我妹妹,从那边草丛里好不容易推来的。”

    那群孩子根本不明白他的手势。那男孩讥讽地一撇嘴:“喝,还是个哑巴!”他又用棍子敲了敲青铜的腿:“下来下来!”

    葵花说:“这是我们推来的!”

    那男孩朝葵花一阵摇头晃脑的打量后说:“你们推来的也不行!”

    后面有个男孩问:“你们是哪儿的?”

    葵花回答道:“我们是大麦地的。”

    “那你们就到你们大麦地去推个石磙来,这石磙是我们稻香渡的!”

    青铜决定不再理会他们了,将葵花的肩膀一扳,面朝着台子。猴还在台上表演。这时,它已戴了一顶小草帽,扛着一把小锄头,好像一个正在去地里干活的小老头儿。台下不禁一阵哄笑。青铜和葵花也都笑了起来,一时竟忘记了身后还站着七八个不怀好意的男孩。

    正看着,棍子用力地敲打在了青铜的脚踝处。青铜顿感一股钻心的疼痛,掉过头来望着那个拿着棍子的男孩。

    男孩一副无赖样:“怎么?想打架呀?”

    青铜只想占住石磙,让葵花好好看一场马戏,虽然疼得满头冷汗,但还是咬牙坚持住,没有从石磙上扑下来与那个男孩打架。

    葵花问:“哥哥,你怎么啦?”

    青铜摇了摇头,让葵花将脸转过去好好看马戏。

    那群孩子没有离去,一个个都露出要占领石磙的脸相来。

    青铜在人群中寻找着大麦地的孩子们。他想:大麦地的孩子们会过来帮他的。但,大麦地的孩子们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他只看到了嘎鱼。他没有叫嘎鱼,他不想求嘎鱼来帮他和葵花,再说,嘎鱼也不一定肯帮他和葵花。

    青铜让葵花转过脸去看马戏,自己却面对着那群孩子。

    人群中又爆发出欢笑声,很显然,台上的马戏表演很好看。这笑声撩逗得那群看不到马戏的男孩心里痒痒的。他们不想再拖延一分钟,要立即占领石磙。

    抓着棍子的男孩朝青铜高声叫着:“你下不下来?!”他朝青铜扬起棍子。

    青铜毫不示弱地瞪着抓棍子的男孩。

    抓棍子的男孩用棍子朝青铜一指,对身后的孩子说:“把他们拉下来!”

    那些孩子蜂拥而上,将青铜和葵花从石磙上很容易地就拉了下来。那时葵花的注意力正在台上,冷不防被拉倒在地上,愣了一下,就哇地一声哭了。青铜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将葵花从地上拉起来,然后领着她,走到一处安静的地方,让她站在那儿别动,转身朝那群孩子走去。

    葵花大声叫着:“哥哥!”

    青铜没有回头。他走回来时,那几个男孩已经团团挤在石磙上,有滋有味地看马戏了。

    青铜开始发动双腿,然后就像他家的牛一样,头往胸前一勾,双臂展开朝着那几个孩子的后背猛烈地撞了过去

    那几个孩子哗啦啦都跌落在了地上。

    青铜站到了石磙上,显出一副要与他们拼命的样子。那几个孩子怔了一下,看着地上那个还没有爬起来的抓棍子的男孩。

    抓棍子的男孩,没有立即从地上爬起来,他要等那几个孩子过来将他扶起来。那几个男孩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便立即过来,将他从地上扯了起来。他觉得那几个孩子的动作有点儿慢了,很不满意,起来后,一甩胳膊,将他们推开了,弄得那几个孩子很尴尬。然后,他用棍子一下子一下子地敲着自己的手掌。绕着石磙转了一圈,突然扬起棍子,朝青铜劈杀了过来。

    青铜一侧身体,又用胳膊挡了一下,躲过了棍子,当棍子再度要向他劈杀过来时,他纵身一跃,将抓棍子的男孩扑倒在地上,与他扭打在了一起。他们在场地上滚动着,就像那个一时无人问津的石磙在滚动。

    青铜终究不是那男孩的对手,不一会儿,就被那男孩压在了身下。那男孩气喘吁吁地示意其他男孩将他掉在地上的棍子拿过来。拿到棍子后,他用棍子轻轻敲打着青铜的脑门:“臭哑巴,你给我放老实点儿!如果不听老子的话,老子要把你和那个小孩一起扔到大河里去!”

    青铜徒劳地挣扎了几下。

    葵花站在那里哭着,心里十分担忧哥哥。一边哭,一边大声说着:“我们回家吧,我们回家吧”又等了一阵,还不见哥哥回来,就不顾哥哥的命令,撒腿往石磙子跑过来。那时,青铜正被几个男孩抓住胳膊向场外拖去。葵花冲上去,一边大声叫着“哥哥”一边用拳头打击着那几个男孩。他们掉过头来,见是个女孩,也不好意思还手,就一边躲着她毫无力量的拳头,一边继续将青铜朝场外拖去。

    他们将青铜拖到场外的草丛里后,就扔下他朝石磙子跑去了。

    葵花蹲下来,用手拉着青铜。

    青铜擦了擦鼻子里流出来的血,摇摇晃晃地从地上站了起来。

    “哥,我们回家吧,我们不看了。哥,我们回家吧,我们不看了”葵花扶着一瘸一拐的青铜往外走。

    青铜还想回去抢回他们的石磙,但怕葵花跟着他一起吃亏,只好咽了咽唾沫,朝来路走去

    打谷场上的哄笑声,一阵阵地响起。

    葵花情不自禁地回头看了一眼。

    穷乡僻壤来个马戏团,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乡村又太寂寞了。人们常常跑出去十里、二十里地,为的就是看一场电影或一场戏。每当听说附近有哪个村子放电影或演戏,大人们还沉得住气,孩子们却比过大年还要兴奋。从听到消息的那一刻起,心里就只想着这件事。

    又走了几步,青铜停住了脚步,拉着葵花的手,就又往打谷场上走。

    “哥,我们回家吧,我们不看了”葵花怕青铜回去还要与那群孩子抢石磙。

    月光下,青铜向葵花做着手势:“我不跟他们打架,我绝不跟他们打架。”拉着葵花的手,一个劲地往打谷场上走。

    到了打谷场,选了个人不太挤的地方,青铜蹲下了。

    葵花站着不动。

    青铜用手拍着自己的肩,示意葵花骑到他的脖子上。

    葵花依然站着不动,小声说着:“哥,我们回家吧,我们不看了”

    青铜固执地蹲在地上,葵花不骑到他的脖子上,他就坚决不起来。他有点儿生气地不停地拍打着自己的肩。

    葵花走了过来:“哥”她将双手交给青铜,分别抬左腿与右腿,骑到了青铜的脖子上。

    青铜还是一个有把力气的男孩。他用双手轻轻扶着前面一个大人的后背,慢慢地站了起来。那个大人很和善,回头看了看青铜,用目光告诉有点儿不好意思的青铜:“没关系的。”他将背还微微向前倾了一点,好让青铜使上力。

    青铜正一点儿一点儿地站起来,葵花在一点儿一点儿地升高。她先是看到前面人的后背,接着就是看到前面人的后脑勺,再接着,就看到了明亮的台子。那时,台子上,正有一只一副憨态的狗熊在表演。葵花从未见过这种动物,不禁有点儿害怕,用双手抱住了哥哥的脑袋。

    骑在青铜的脖子上,葵花比谁都看得清楚。风凉丝丝地从无数的人的脑袋上吹过来,使

    葵花觉得很舒服。

    那狗熊是个贪吃的家伙,不给它吃,它就赖在地上不肯表演,逗得孩子们咯咯地乐。

    葵花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全在了台子上。她坐在青铜的肩上,用手搂着他的脑袋,又舒坦,又稳当。

    看完狗熊看小狗,看完小狗看大狗,看完大狗看小猫,看完小猫看大猫,看完大猫看狗跟猫一起耍,看完狗和猫一起耍,看女孩儿骑马一出一出都很吸引人。

    狗钻火圈,猫骑狗背,人在马背上头顶一大摞碗葵花一会儿紧张,一会儿乐。兴奋时,还会用手拍拍青铜的脑袋,痴痴迷迷的,早忘了是骑在哥哥的脖子上。

    青铜用手抱着葵花的腿,起初是一动不动地站立着,但过了一会儿,就有点儿站不住了,身体开始晃悠起来。他咬牙坚持着。后面又站了些人,他被围在其中,空气不流通,他感到很气闷。他想驮着葵花钻出去,但却钻不出去,汗不住地往下流。他的眼前,是一片黑暗。黑暗里,他一时忘了自己是在稻香渡的打谷场上,忘了葵花正坐在他肩上看马戏。他觉得自己好像站在一条小船上,那时是拂晓时分,天还朦朦胧胧的,河上有风,有风就有浪,浪晃动着,小船也晃动着,小船晃动着,河两岸也晃动着,河两岸的村庄与树木也晃动着。他想到了一只鸟,一只黑鸟,那是他放牛时在一片别人走不到的芦苇丛里发现的。他看着鸟,鸟也看着他。鸟像一个黑色*的精灵,一会儿出现了,一会儿又没有了。他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这只鸟。他想到了一只蜘蛛,一只结了一张大网的蜘蛛。大网结在他们家屋后的桑树与楝树之间。那只蜘蛛很好看,是深红色*的,停在网上时,就像一朵小红花。早晨的蛛网上挂着一颗颗细小的露珠,太阳升上来时,露珠与蛛丝一起亮,一根根地亮,一点儿一点儿地亮

    有一阵,他的脑子里是空空的,他的身体没有重量了,在黑暗里飘动着,却又不倒下来。

    这是葵花最高兴的一个夜晚。虽然那个马戏团的马戏,其实是很拙劣的,但,这对葵花来说,已经足够迷人的了。她抱着哥哥的脑袋,就像春天在小河旁看河上的水鸟时抱着岸边的一棵树,心里是那么的惬意。

    昏头昏脑的青铜忽然觉得有凉风吹在了脑门上。他模模糊糊地看到,打谷场上的人,正在向四处流淌,耳边是闹哄哄的人语声。就听见轰隆隆的响,像大海里的浪涛声。有人在前面走路,好像是大麦地的孩子,好像有嘎鱼。他就糊里糊涂地跟着他们往前走

    葵花却还沉浸在观看马戏的快乐里。她似乎有点儿累了,将下巴放在哥哥的头发里。她闻到了哥哥的头发味:很重很重的汗味。

    她问哥哥:“你喜欢那只狗熊,还是那只狗——那只黑狗?”

    “我喜欢那只黑狗,那只黑狗可聪明了,比人还聪明,它还认识字呢!”

    “你看见狗钻火圈,害怕吗?”

    “我害怕。我怕狗钻不过去,我怕狗钻火圈时,它的毛会烧着了。”

    青铜摇摇晃晃地走着。

    田野上,夜色*中,到处是马灯和手电的亮光,很像在梦中。

    “哥哥,你喜欢那只狗熊,还是那只狗——那只黑狗?”葵花又追问着。她要得到哥哥的回答。她一个劲地问着,但问着问着,她停住了。她突然想起来,不久前,是哥哥让她坐到他肩上看马戏的。不是不久前,而是很久很久前——葵花这么觉得,好像已经很多年了,她就一直坐在哥哥的肩上。她只顾看马戏,竟把哥哥完全忘了。而哥哥就这么一直让她骑在肩上,在打谷场上站着。哥哥什么也没有看见。

    葵花看了看眼前一片迷蒙的田野,用力抱住哥哥的脖子,眼泪一滴接着一滴,落在了哥哥汗津津的头发里。

    她哭着说:“我们以后再也不看马戏了”

    盖房欠人家的债,是要还的,并且当初都说好了期限的。青铜的父亲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一池塘藕已刨,卖了个好价钱。半亩地萝卜已收,卖得的钱与预先估计的也没有多大出入。现在还有一亩地茨菰。这些日子,爸爸会时不时地去田边转转。他不想现在就刨,他要留到快过年时再刨。这里人家过年,有些东西是必吃的食物,比如芋头,比如水芹菜,再比如这茨菰。快到年根时,刨起来到油麻地镇上去卖,肯定能多卖不少钱。这笔钱,除了还债,就是给两个孩子扯上几尺布,做身新衣服过年。青铜家的日子,是奶奶、爸爸和妈妈日日夜

    夜地在心里计算着过的。

    爸爸曾用手伸进烂泥里,摸过那些藏在泥底下的茨菰。那些小家伙,都大大的,圆溜溜的,手碰着,心里都舒服。他没有舍得从泥底下取出一两颗。他要让每一粒茨菰暂时都先在泥里呆着、养着,等时候到了,他再将地里的水放了,将它们一颗颗从泥中取出来,放在筐里,然后再将它们洗净。

    爸爸似乎看见了自己:挑着一担上等的茨菰,在从大麦地往油麻地走。“那是挑的钱呢!”他甚至听到了人们的赞叹:“这茨菰才是茨菰呢!”

    青铜家的人很看重这一亩茨菰。

    这天,爸爸看完茨菰田往家走时,看见了河里游着一群鸭,心里一惊:怎么没有想到鸭子进茨菰田呢?那鸭子最喜欢吃茨菰了,鸭子吃茨菰的本领好大,它将又长又扁的嘴插*进烂泥里,将屁股朝天空撅着,一个劲地往泥里钻,能直钻到再也钻不动的板泥。一群鸭,不大一会儿工夫,就能把一亩田的茨菰掏个干干净净!想到此,爸爸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幸亏我们家的茨菰田还没有遭这些扁嘴小畜牲掏吃。

    回到家,爸爸先扎了几个稻草人,插*在茨菰田里。又用绳子在茨菰田周围的树上拉了一圈,在上面挂了几十个草把。风一吹,那些草把都摇摆起来。爸爸心里还是不踏实,就决定从今天开始,全家人轮流着看守茨菰田,直到将茨菰从泥里刨起来的那一天为止。

    这一天是星期天,下午,轮到葵花看守茨菰田。

    爸爸妈妈与村里人一道,到远处挖河去了,奶奶在家看家,烧饭,伺候一头猪和几只羊,青铜到芦苇荡一边放牛,一边采集芦花。他们家今年还要编织一百双芦花鞋,这些收入,是早已算进账里的。

    青铜家的人,从老到小,没有一个是闲着的。日子像根鞭子,悬在这家老小的头上。但他们一个个显得平心静气、不慌不忙。

    葵花把作业带到了茨菰田的田头。她的身边放了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上拴了一根绳子,绳子上拴了一个草把。这是赶鸭子用的,是青铜给葵花准备的。

    虽已在冬季,但却是一个温暖的午后。

    葵花看守的是一片蓄了水的茨菰田。在茨菰田的周围,也都是蓄了水的田。阳光下,水田朝天空反射着耀眼的亮光。有几只高脚水鸟,正在水田里觅食。它们的样子很优雅。逮住一条小鱼之后,它们会用长长的嘴巴夹住,来回甩动好几下之后,才仰起脖子,将它慢慢地吞了下去。

    起风时,水田会荡起水波,很细密的水波,没有河里的水波那么粗大。

    水田里漂着青苔,水虽然是寒冷的,但青苔却依然是鲜亮的绿色*,像一块块的绿绸飘落在水中,已浸泡了数日。

    田埂上,长着一些青皮萝卜,一半露在泥土外面,让人想拔一棵去水边洗洗,然后大口地啃咬。

    葵花觉得,在这样明亮的阳光下,看守着这样一片水田,心里很是惬意。

    水田旁边是条河。

    葵花隐隐约约地听到了鸭叫声。她掉头去望时,只见一大群鸭子,正从河口处向这边游来。它们的身后,是条放鸭的小船,撑这只小船的是嘎鱼。

    一看到嘎鱼,葵花先有了几分警惕。

    嘎鱼也看到了葵花。他先将身子转过去,朝河里撒了一泡尿。他发现,他的尿的颜色*与河水的颜色*很不一样,他发现尿落在水中时,发出的丁冬丁冬声,很好听。最后一滴尿滴落在水中半天后,他才系裤子,因为他心里在想一件事。

    小船往前漂去。鸭群离小船已经有了一段距离。

    嘎鱼掉头看了一眼坐在田埂上的葵花,朝鸭群发出口令,让它们停下。鸭子们已经很熟悉他的口令了,不再继续前进,而是向岸边芦苇丛游去。

    嘎鱼将小船靠到岸边,拴在树上,然后爬上岸来,抱着赶鸭的长柄铁铲,也在水田边坐下了。

    嘎鱼上身穿一件肥大的黑棉袄,下身穿了一件同样肥大的黑棉裤。他坐在那里时,葵花看了他一眼,忽然想到了马戏团的黑狗熊。她想笑,但没有敢笑。她总有点儿怕嘎鱼。

    葵花在田头看着书,但心里总有点儿不踏实。这时,她希望哥哥能够出现在这里。

    嘎鱼见葵花一点儿也不注意他,就站起来,用他的铁铲,挖起一块泥,向远处的水中抛去。寂寞的水田里,便激起一团水花。几只本来很悠闲地觅食的长脚水鸟,一惊,飞到空中。转了几圈,见嘎鱼没有走的意思,就飞到远处的水田里去了。

    现在,除了水田,这里就只有嘎鱼与葵花了。

    冬天的水田边,是焦干的、蓬松的枯草。

    嘎鱼觉得,应该在这样的草上躺一会儿。心里想着,身子就倒下了。很舒服,像躺在软垫子上一样。阳光有点儿刺眼,他把眼睛闭上了。

    河里的鸭子看不见主人,就嘎嘎嘎地叫起来。

    嘎鱼不理会。

    鸭子们心想:主人哪里去了?它们心里有点儿发虚,就叫着,拍着翅膀,朝岸上爬去。岸有点儿陡,它们不住地跌落到河中。它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跌落,抖抖羽毛上的水珠,拍着翅膀继续往上爬。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终于一只一只地爬到了岸上。它们看见了似乎睡着了的主人,放下心来,在他周围的草丛中开始觅食。

    葵花看见鸭群上了岸,放下课本,手持竹竿站了起来。

    鸭们似乎闻到了什么气味,都纷纷停止了觅食,抬起脑袋,一只挤一只地站在茨菰田边,也不叫唤,好像在那里仔细分辨什么。

    一只花公鸭低下了头。它看到了自己倒映在茨菰田里的影子。

    葵花紧张地抓着竹竿,哪儿也不敢看,只盯着这支庞大的鸭群。

    花公鸭第一个跳进田里,随即,那些鸭便纷纷跳进水里。

    葵花拿着竹竿跑了过来,并在嘴中发出轰赶的声音:嘘——嘘!

    本来有不少鸭还在犹豫,她这么竹竿一挥动,它们反而下定了决心,一只只拍着翅膀,全部飞到了茨菰田里。一时间,茨菰田里尽是鸭子,像要把整个茨菰田覆盖了似的。

    葵花不停地挥舞着竹竿,不停地嘘着。

    鸭们起先还是有点儿害怕,但见其中几只嘴快的,已经从泥里掏出几颗白嫩的茨菰正伸长脖子往下吞咽,就再也顾不上害怕了。它们躲避着葵花的竹竿,瞅个机会,就把又长又扁的嘴扎进泥里掏着。

    这群鸭子都是一些好吃不要脸的东西。

    葵花在田埂上来回奔跑着,嘘嘘不停。但已吃到甜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