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青铜葵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事没有完,我可告诉你!”

    村长点了点头。

    上头的人说:“请大伙儿散了吧。”

    村长走出来:“散了散了!人家要走了,人家不接葵花了!”

    村长带着一行人走出屋时,大麦地的人很客气地让出了一条路。

    过了年,天刚转暖,风声又紧张了起来。

    村长被叫到了上面。

    上面说:“这事,再也没有商量的余地了。”上面让村长回去做工作,三天三夜说不下来,就十天半个月,反正人家等着。这事,是一层一级压下来的,是不可以不办的。

    市长把这事当成了大事,当成了他的城市还有没有良知、还有没有责任感的大事。他要全市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情:一个被遗忘在穷乡僻壤的女孩,终于又回到了她的城市。但市长反复叮嘱,要好好做工作,要对孩子现在的父母说清楚,孩子还是他们的孩子,只是为孩子的前途着想,才让她回城的。这样做,也是对她的亲生父亲的一个交代。他相信孩子现在的父母会通情达理的。他还亲自给村长写了一封信,代表整个城市,向大麦地人、向孩子现在的父母致敬。

    村长又来到了青铜家,当面向青铜的爸爸、妈妈念了那封信。

    爸爸不说话,妈妈就一个劲地哭。

    村长问:“你们说这怎么办?”

    村长说:“人家有道理。确实是为了葵花好。你们想,这孩子如果留在我们大麦地会怎么样?她去了城里又会怎么样?两种命呢!谁还不知道,这闺女走了,你们心里会有多难受吗?知道,都知道,人家也知道。这些年,又是灾来又是难,这闺女幸亏在你们家。要不然哎!大麦地,哪一个也没有瞎了眼,都看得清清楚楚。你们一家子,把心扒了出来,给了这个死丫头!她奶奶在世的时候”村长开始抹眼泪“拿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恨不能天天把她顶在头顶上”

    村长就坐在凳子上,没完没了地说着。

    爸爸始终不说话。

    妈妈始终就是落泪。

    青铜和葵花一直没有出现。

    村长问:“两个孩子呢?”

    妈妈说:“也不知去哪儿了。”

    村长说:“躲起来也好。”

    青铜和葵花真的躲起来了,是葵花执意要躲起来的。

    他们这回没有躲到芦苇荡。妈妈说:“芦苇荡里有毒蛇,不能久呆。”

    他们藏到了一只带篷子的大船上,然后就让这只大船漂流在大河上。

    知道他们藏在这只大船上的,就只有一个人:嘎鱼。

    嘎鱼是撑着放鸭的小船,路过大船时发现青铜和葵花的。嘎鱼说:“你们放心,我不会说的。”

    青铜和葵花都相信。

    嘎鱼问:“要不要告诉一下你们爸爸妈妈?”

    青铜点点头。

    葵花说:“告诉他们我们藏起来了,但不要告诉他们我们藏在什么地方。”

    “知道了。”嘎鱼撑着他的小船,赶着他的鸭群走了。

    嘎鱼悄悄地告诉了青铜的妈妈,见青铜的妈妈一副担忧的样子,他说:“你们放心,有我呢!”

    大麦地人,从老到小,一个个都变得很义气。

    这之后,嘎鱼就在离大船不远不近的地方放着他的鸭。他告诉青铜和葵花:“你妈叫你们藏着别出来。”这不是青铜的妈妈的意思,而是他嘎鱼自己的意思。

    到了吃饭的时间,嘎鱼就会将青铜的妈妈烧好的饭菜,用一个篮子拎着,悄悄地放到他放鸭的船上,再悄悄地送到大船上。

    城里人又来了,这回是坐县上那只白轮船来的,有五六个人。一层一级的,陪着他们来的,又是五六个人。这回来的人当中,有两个人,大麦地人都认识,就是那年将葵花带到老槐树下的阿姨。她们老了许多,也胖了许多。见了村长,她们俩,紧紧抓住村长的手,想说什么的,但声音却一下哽咽住了,泪水也将眼睛模糊了。

    村长将她们带到大河那边的干校看了看,两个人站在萋萋荒草间,不知为什么,哭了起来。

    终于又谈起葵花回城的事。

    村长说:“正说着呢。孩子她爸爸妈妈,好像有点儿被我说动了。再慢慢说。你们一起来帮我说。就是感情太深了!”

    两个阿姨想见见葵花。

    村长说:“听说你们要带她走,小丫头跟他哥哥一道,躲起来了。”他一笑“两个小鬼,能往哪儿躲呀?”

    两个阿姨说:“要不要找一找?”

    村长说:“找过,没找到。”村长又说:“没关系,就让他们先躲着吧!”

    嘎鱼再见到青铜、葵花时,说:“城里来人了,你们千万别露面啊!”青铜和葵花点点头。

    “没有事,你们就在船上呆着。”嘎鱼说完,撑着他的小船,又去追赶他的鸭子去了,一路上,他不住地唤着他的鸭子:呷呷呷

    声音很大。

    嘎鱼要让藏在船舱里的青铜和葵花知道,他就在他们附近呆着呢

    村长带路,城里的两位阿姨来到了青铜家。

    坐在凳子上的爸爸妈妈一见,愣了一下,随即站了起来。

    爸爸妈妈比她们两位的岁数稍大一些。

    两位叫道:“大姐!大哥!”随即,伸出双手去,分别握住了青铜爸爸和妈妈的手。

    几年不见,她们觉得青铜的爸爸、妈妈衰老了许多。望着青铜爸爸和妈妈枯涩、暗淡的脸色*和已经显出佝偻的身体,两人心里不由得一阵发酸,紧紧抓住他们的手,半天不肯松开。

    村长说:“你们说话。我先走了。”村长便走了。

    两个阿姨一个高一点儿,一个瘦一点儿,一个戴眼镜,一个不戴眼镜。戴眼镜的姓黄,不戴眼镜的姓何。

    两人坐下后,黄阿姨说:“这一走,就是几年。我们心里常想来这儿看看葵花,看看你们。但一想到你们一家子过得好好的,就不忍心打扰你们了。”

    何阿姨说:“孩子们在这边的情况,我们都在不时打听着,都知道她在这里过得很好。我们几个都商量过,说谁也不要去大麦地。怕惊动了孩子,惊动了你们。”

    话题慢慢转到了接葵花回城上。

    妈妈眼睛里一直含着泪。

    两个阿姨将城里的具体而周到的安排一一告诉了他们。在哪一所学校读书(城里最好的学校),在哪一家生活(就是在黄阿姨家,阿姨家有一个跟葵花差不多大小的女儿),在什么时间里回大麦地看望爸爸妈妈(寒暑假都在大麦地住),等等。一听,就知道人家城里是很费心的,并方方面面地考虑得很周全。

    黄阿姨说:“她永远是你们的女儿。”

    何阿姨说:“你们想她了,也可以去城里住。市长亲自通知了市委招待所,让他们随时接待你们。”

    黄阿姨说:“知道你们舍不得。放在我也舍不得。”

    何阿姨说:“孩子自己也肯定不愿意走的。”

    妈妈哭出了声。

    两个阿姨一边一个地搂着妈妈的肩,叫着:“大姐,大姐”她们两个也哭了。

    里里外外的站着不少大麦地人。

    黄阿姨对他们说:“不是为别的,也就是为了孩子好。”

    大麦地人,已经不像前些时候要坚持拦着葵花不让进城了。他们在慢慢地领会城里人的心意与心思。

    两个阿姨当晚就在青铜家住下了。

    第二天,村长来了,问:“怎么样?”

    黄阿姨说:“大姐答应了。”

    村长问:“都答应了?”

    何阿姨说:“大哥也答应了。”

    村长说:“好,好,好啊!这是为孩子好。我们大麦地,是个穷地方。我们有点儿对不住这闺女呢。”

    黄阿姨:“她要是个懂事的闺女,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大麦地的恩情的。”

    村长说:“你们不知道这闺女有多懂事。这闺女太让人喜欢了。她一走,剜的是他们两个心头肉呢!”他指了指青铜的爸爸和妈妈。

    两位阿姨不住地点头。

    “还有那个哑巴哥哥”村长揉了揉发酸的鼻子“葵花一走,这孩子会疯的”

    妈妈失声大哭起来。

    村长说:“哭什么哭什么!又不是不回来了。到哪儿,都是你的闺女。快别哭了。我们可说好了,孩子上路时,你可不能哭。你想想呀,孩子日后有了个好前程,应该高兴啊!”他用一只指头擦着眼角。

    妈妈点点头。

    村长给了青铜爸爸一支烟,并给他点着。村长抽了一大口烟,问:“什么时候让孩子上路?”

    两个阿姨说:“不着急。”

    村长问:“那轮船就停在那儿?”

    黄阿姨说:“你们县长与我们市长说好了的,不管多少天,这轮船也得在这儿等。”

    村长说:“那就快把孩子叫回来吧,好好呆上几天。”

    妈妈说:“我也不知道他们去哪儿了。”

    村长说:“我知道。”

    村长早看到水上有只大船在漂流了。

    村长驾了一只船,将青铜的妈妈送到了那条大船上。

    妈妈叫道:“葵花!”

    没有人答应。

    妈妈又叫道:“葵花!”

    还是没有人答应。

    “没有事,出来吧!”妈妈说。

    青铜和葵花,这才打开船舱的门,露出两个脑袋来。

    妈妈将青铜和葵花领回了家。

    妈妈开始为葵花收拾东西了。该说的说,该做的做,妈妈不停地忙碌着。

    两个孩子,经常站在一旁,或者坐在一旁,傻呆呆地看着。他们不再躲藏了,他们觉得躲藏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妈妈在为葵花收拾东西时,一直不说话。收拾着收拾着,她会突然地停住发愣。

    大麦地人已经在心里承认了这个事实:不久,葵花就要走了。

    妈妈从箱底取出了奶奶临死前给葵花留下的玉镯,看了看,想起了奶奶耳朵上那对耳环和手指上那只戒指,叹息道:“她除了一身的衣服,什么也没有为自己留下。”她把玉镯用一块布仔细包好,放在了一只柳条编的小箱子里——那里面已装满了葵花的东西。

    晚上,妈妈与葵花睡在一头。

    妈妈说:“想家了,就回来。人家说好了,只要你说一声要回来,人家就送你回来。到了那边,要好好念书。别总想着大麦地。大麦地也飞不掉,总在那儿的。也不要总惦记着我们,我们都挺好的。我们想你了,就会去看你。要高高兴兴地上路,你高兴,你爸爸、你哥哥和我,也就高兴。你要写信,我让你哥也给你写信。妈妈不在你身边了,从今以后,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黄阿姨、何阿姨都会对你好的。那年在老槐树下,我一见到她们,就觉得她们面也善心也善。要听她们的话。夜里睡觉,不要总把胳膊放在被子外面。晚上要自己洗脚了,不能总麻烦人家黄阿姨。再说了,你也不小了,该自己洗脚了,总不能让妈妈一辈子给你洗脚呀!走路不要总往天上看,城里有汽车,不是在乡下,乡下摔个跟头,最多啃一嘴泥。别再像跟你哥哥、跟翠环她们那样疯,要看看人家喜欢不喜欢疯”

    妈妈的话,像大麦地村前的河水一般,不住地流淌着。

    在葵花离开大麦地之前的日子里,大麦地人经常看到,夜晚,有一只纸灯笼在田野上游动着,它一会儿在那片葵花田停下,一会儿在青铜奶奶的坟前停下。

    村长来了。

    村长问:“让孩子上路吧?”

    青铜的爸爸点点头。

    妈妈有点担心地说:“我就怕青铜到时不让她走。”

    “不是已跟他说好了的吗?”

    妈妈说:“说是说好了的。可,你是知道的,这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一旦倔起来,谁拿他也没办法。”

    村长说:“想个办法,把他支开一会儿吧。”

    那天早上,妈妈对青铜说:“你去外婆家取个鞋样儿回来,我想为葵花再做一双新鞋。”

    青铜:“现在就去?”

    妈妈说:“现在就去。”

    青铜点点头,去了。

    村长就赶紧对城里人说:“上路吧,上路吧。”

    一直停靠在村前公众码头上的白轮船就发动了起来,行驶到了青铜家的码头上。

    在爸爸往轮船上拿葵花的东西时,葵花就一直抓着妈妈的手站在河边上。

    几乎所有的大麦地人,都站到了河边上。

    村长说:“天不早了。”

    妈妈轻轻地推了一下葵花,没想到葵花突然不肯走了,一把抱住了妈妈的腰,大声哭着:“我不走!我不走,我不走”

    在场的人,有许多将头扭了过去。

    翠环、嘎鱼,许多孩子都哭了起来。

    妈妈推着葵花。

    村长看了看这情形,叹息了一声,跑过来,一把硬将葵花抱了起来,转身就往轮船上走。

    葵花在村长的肩上挥舞着双手,叫着:“妈妈!”“爸爸!”然后就一直叫着:“哥哥!——”

    人群里却没有哥哥。

    妈妈转过身去。

    村长将葵花一直抱到轮船上,两位阿姨从他手中接过了葵花。

    葵花一个劲要往岸上挣,两个阿姨就紧紧抱住她,并不住地说:“葵花乖呀,葵花乖呀!葵花哪天想家了,阿姨一定陪着你回来。也可以让你哥哥和爸爸、妈妈进城来啊!这儿永远是你的家”

    葵花渐渐地安静了下来,但一直在啜泣。

    村长说:“开船吧!”

    机器发动起来了,一股黑烟从船的尾巴上不住地吐出,吐到水面上。

    葵花打开了那只柳条箱子,从里面取出了那只玉镯,走到船头,叫着:“妈妈”

    妈妈便走到码头上。

    葵花把玉镯交到妈妈的手上。

    妈妈说:“我给你保管着。”

    “我哥呢?”

    “我让他去你外婆家了。他要在,不会让你走的。”

    葵花的眼泪纷纷滚落下来。

    村长大声叫道:“开船吧!开船吧!”

    他用脚使劲蹬了一下船头,妈妈和葵花便分开了。

    两个阿姨从船舱中走出来,一人拉了葵花一只手,与她一起站在船头上。

    船掉了一个头,稍微停顿了一下,只见船尾翻滚着浪花,船往水中埋了一下屁股,便快速地离开了大麦地

    青铜惦记着葵花在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去时,跑着,回时,也跑着。

    回到大麦地时,他看见大河尽头,白轮船只剩下一只鸽子大小的白点儿。

    他没有哭,也没有闹,他只是整天地发呆,并且喜欢独自一个人钻到一个什么角落里。不久,大麦地人发现,他从一早开始,就坐到了河边的一个大草垛的顶上。

    这里,有的草垛堆得特别大,像一座山包,足有城里的三层楼那么高。

    大草垛旁有一棵白杨树。每天一早,青铜就顺着白杨树干爬到草垛顶上,然后面朝东坐着,一动也不动。

    他可以看到大河最远的地方。

    那天,白轮船就是在那里消失的。

    起初,还有大人和孩子们来到草垛下看他。但一天一天过去之后,他们就不再来看他了。人们只是偶尔会抬起头来,看一眼大草垛顶。然后,或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说一声:“哑巴还坐在草垛顶上呢。”或者不说,只在心里说一声:“哑巴还在草垛顶上呢。”

    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青铜都一整天坐在草垛顶上,有时,甚至是在夜晚,人们也能看到他坐在草垛顶上。

    那天,大雨滂沱,四下里只见雨烟弥漫。

    人们听到了青铜的妈妈呼唤青铜的声音。那声音里含着眼泪,在雨幕里穿行,震动得大麦地人心雨纷纷。

    然而,青铜对妈妈的呼唤声置若罔闻。

    他的头发,像草垛上的草一般,都被雨水冲得顺顺溜溜的。头发贴在他的脸上,几乎遮去了他的双眼。当雨水不住地从额头上流泻下来时,他却一次又一次地睁开眼睛,朝大河尽头看着。他看到了雨,看到了茫茫的水。

    雨停之后,人们都抬头去望草垛——

    青铜依然坐在草垛顶上,但人好像缩小了一圈。

    已到夏天,阳光十分炫目。

    中午时,所有植物的叶子,或是耷拉了下来,或是卷了起来。牛走过村前的满是尘埃的土路时,发出噗噗的声音。鸭子藏到了树阴*之下,扁嘴张开,胸脯起伏不平地喘着气。打谷场上,穿行的人因为阳光的烤灼,会加快步伐。

    青铜却坐在大草垛的顶上。

    一个老人说:“这哑巴会被晒死的。”

    妈妈就差跪下来求他了,但他却无动于衷。

    谁都发现他瘦了,瘦成了猴。

    阳光在他的眼前像旋涡一般旋转着。大河在沸腾,并冒着金色*的热气。村庄、树木、风车、船与路上的行人,好像在梦幻里,虚虚实实,摇摇摆摆,又好像在一个通天的雨帘背后,形状不定。

    汗珠从青铜的下巴下落下,落在了干草中。

    他的眼前,一会儿金,一会儿黑,一会儿红,一会儿五彩缤纷。

    不久,他感觉到大草垛开始颤抖起来,并且越来越厉害地颤抖着,到了后来,就成了晃动,是船在波浪上的那种晃动。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他的身体转了一个个儿,不再眺望大河了,眼前是一片田野。田野在水里,天空也好像在水里。

    青铜向前看去时,不由得一惊。他揉了揉被汗水弄疼了的眼睛,竟然看见葵花回来了!

    葵花穿过似乎永远也穿不透的水帘,正向他的大草垛跑着。

    但她没有声音——一个无声的但却是流动的世界。

    他从草垛上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在水帘下往大草垛跑动的,分明就是葵花。

    他忘记了自己是在高高的草垛顶上,迈开双腿向葵花跑去——

    他无声无息地躺在地上。不知过了多久,他醒来了。他靠着草垛,慢慢地站起身来。他看到了葵花——她还在水帘下跑动着,并向他摇着手。

    他张开嘴巴,用尽平生力气,大喊了一声:“葵——花!”

    泪水泉涌而出。

    放鸭的嘎鱼,正巧路过这里,忽然听到了青铜的叫声,一下怔住了。

    青铜又大叫了一声:“葵——花!”

    虽然吐词不清,但声音确实是从青铜的喉咙里发出的。

    嘎鱼丢下他的鸭群,撒腿就往青铜家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向大麦地的人宣布:“青铜会说话啦!青铜会说话啦!”

    青铜正从大草垛下,往田野上狂跑。

    当时阳光倾盆,一望无际的葵花田里,成千上万株葵花,花盘又大又圆,正齐刷刷地朝着正在空中滚动着的那轮金色*的天体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