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红楼望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联最后是“霞”字。林黛玉在荣国府正堂所看见的对联,上联最后是“月”字,下联最后是“霞”字。这不是偶然的,这个对联的事件原型就是胤礽的这副对联。很明显,这是我们非常值得注意的。而且曹雪芹在写时,生怕读者看不明白,下笔很谨慎。“荣禧堂”是“赤金九龙青地大匾”这对联是木的,是银的,矮一等,就是说,那个是皇帝的,这个是太子的。而且还有落款,落款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据周汝昌先生进一步研究,他告诉我,所谓“同乡”就是因为曹家最早的祖先就是在东北地区,关外,在腰堡屯那个地方,被清军俘虏,被编进八旗里,成为包衣奴隶。因此他和清朝早期统治者打天下,应该说是有难同当,后来打进关内是有福同享。而且如果康熙和曹寅是一辈,太子和曹颙、曹是一辈。如果曹是小说中贾政的原型的话,林黛玉所看到的对联就更对茬了,所以他成为“世教弟”那这个“勋袭东安郡王”呢?我们知道自古以来太子住东宫,东宫成为太子代称。有人就要较真了,他说秦可卿出丧的时候不是有东南西北四个郡王来么?好像有一个东平郡王,有北静王,北静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有西宁王还有一个叫南安,有四个郡王。现在怎么突然出来一个东安郡王呢?他故意要这么写,不是东平郡王,他比郡王高一级,暗示是这个太子。怎么叫“穆莳拜手书”呢?“穆莳拜手书”是一个客气话。大家知道“穆”是说,太子几立几废,最后被封为理亲王,谥号是“密”密和穆在古代是一个字,在荀子里有这个例子;“莳”是移植栽种的意思,这就牵扯到太子的立废,太子是两立两废,太子的命运非常悲惨,非常奇特,是两立两废。说起来就话长了。我有一篇很长的文章叫帐殿夜警,那完全是小说一样的故事,但他完全是历史事实。因为康熙的孩子太多了,他虽然都爱这些孩子,但这些孩子未必都那么爱他。很多孩子所爱的是他屁股底下那张龙椅,爱的是这个位置。所以他很小就把二阿哥胤礽立为太子,很多人都有些不服。最后有一年就是康熙四十七年,那时候太子已经35岁了,当了很多年太子了,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个事情概括起来可以叫“帐殿夜警”什么叫“帐殿”就是清朝早期皇帝,都是文武双全,因为他靠军事、靠骑射打天下,所以他们每年都要去打猎行围,以显示他的武功。在打猎行围的时候,就不住在砖瓦的房子里,住在营帐里,这营帐皇上一住就叫作殿了,叫“帐殿”在这一年,康熙就觉得特别不高兴,他所不高兴的是十八阿哥得了重病,他很喜欢十八阿哥。十八阿哥当时还是个少年。这个病从现在的医学角度来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可能是腮腺炎,可在那个时代,皇帝的儿子也没法治。康熙就搂着十八阿哥,简直是痛不欲生。这时太子就来给他请安,他发现太子好像很无所谓,给了他很大的刺激,他很不高兴。然后在一个晚上,他觉得在他的帐殿,有人撕裂帐篷往里看。这个撕裂不是拿刀子割破,因为帐殿是一块块的布围合而成,在布与布之间可能能掰开一个角度。他觉得有人偷看,后来大阿哥和另外一个阿哥告密,说就是太子在偷看。所以康熙就震怒了。你想这还得了呀,这就是抢班夺权,觉得我老不死了。所以那一次康熙就大怒,把每一个阿哥都叫来,都捆起来,当着所有的阿哥、大臣和外国传教士(康熙这个人和外国传教士关系很好,他和外国传教士学习天文地理、解析几何,他会解析几何,程度超过现在的高中了,起码是大专的水平),那时他就顾不得许多了,他历数太子的不肖、太子的罪恶。他自己也很痛苦,他立太子这么多年了,最后落这么个结果,他痛哭扑地,最后哭得爬在地上,痛不欲生。然后让大阿哥他们把太子押回紫禁城,住在上驷院,就是养马的地方,看守起来,宣布废掉他,取消他太子资格,他自己也回銮。所以这是当时很重大的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对曹家的影响太大了,因为恰恰当时曹寅和太子关系非常之密切。因为都认为他坐定了皇帝的宝座,只要康熙一死,肯定是他来当皇帝,这是没的说的。他们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根据文献记载,太子的奶妈的丈夫叫凌普,就是他的奶爸。这康熙宠爱太子宠爱得不像样子,后来很后悔。他为了使太子使用宫里面的东西方便,干脆任命凌普为内务府总管。就这样溺爱他的太子。这个凌普不但宫里的东西乱拿乱用,对曹寅这样的人也不客气,也加上关系又好,据文献记载,凌普有一次到曹家,江南的织造府取银子,一取就是两万,两万两银子立刻拿出,立刻拿走,是这样的关系。所以说太子被废,对曹寅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一废之后,皇帝这么多儿子,谁会当皇帝就搞不清楚了。一个在朝廷当官的人就要进行政治投资,你得找准路线、跟准人,一看两三个倒也罢了,二十几个儿子,他一会喜欢这个,一会喜欢那个,你说你巴结哪个呀?所以当时所有的官员都慌了,曹寅也不例外。当时呼声较高的是十四阿哥,很明显康熙废了太子以后非常宠爱十四阿哥,就不细说了。没想到太子被废以后,康熙心神不宁,他觉得有怪风在御座前盘旋,他觉得是天象示警,梦里面又梦见他的祖母、他的妻子,他的皇后面露不悦之色,因为当时立太子,这两个人起了很大作用。然后又出现告密的,说为什么太子出现了疯狂一样的表现,撕开帐子往里看?是因为得了一种狂疾,是一种疯病,是被魇了。红楼梦写到被魇的情况,有一回叫“姊弟逢五鬼”是赵姨娘通过马道婆用纸人扎上针,凤姐和宝玉就被魇了。后来有人告密说是大阿哥他们魇了胤礽。然后去搜查大阿哥府邸,果然从他的花园里挖出了许多木偶,而且找到了人证,有许多蒙古喇嘛也承认是大阿哥买通他们去魇胤礽,所以在几个月后,就是第二年又让胤礽复位了,又立为太子,所以政局发生了许多戏剧性变化。但是过了几年后,康熙仍然对这个太子非常失望,又彻底把他废掉,废掉以后没有再立太子,于是就形成大乱。康熙临死的时候人们也不知道他要把权力移交给哪个人。当然我们都知道,后来是四阿哥雍正当了皇帝。雍正当皇帝有很多传说,总之一句话,他是一个篡权的人,并不是康熙真想让他当皇帝,而是通过阴谋手段当上的皇帝,这个我们不细说。但这些事情都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关系曹家兴亡的问题,因为雍正的父亲并不喜欢他,从来没有公开表示过要把皇位传给他。雍正是通过封锁消息,买通权臣,当然这两个权臣后来也被他干掉了。后来他有一个证据,说康熙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他?因为康熙把一串念珠给了他,作为凭证。还有一个宫里的消息说康熙已经弥留、已经不省人事了,雍正就到他榻前,这比帐殿夜警还恐怖,康熙一看是老四来了很不高兴,就要用念珠扔他,一个年老的、要死的人用他垂危的力气去扔这个念珠也扔不远,恰好被雍正一接接在手里,成为传位的标志。有这么一说,也很滑稽。所以他就进行报复,凡是他父亲喜欢的,他都不喜欢,凡是他父亲不喜欢的,他全喜欢。十三阿哥叫胤祥,他自己叫胤禛,他即位后让所有的兄弟都把“胤”字改为“允”字,这个允祥很奇怪,在康熙时始终没有被封王。在允祥之后的人都被封王了,允祥始终不被封王,康熙很不喜欢他。但雍正一上位,立刻封了允祥一个地位非常高的亲王,而且把曹曹交给怡亲王允祥管教,然后在雍正三年四年查抄曹家,雍正五年六年把曹戴罪带到北京拨一个小院子住。曹是很惨的,叫作枷号,每天都得上班,但是怎么上班呢?就是每天上街上站着,带着大枷“我是一个有罪的人,我为什么有罪”每天干这个,示众,枷号示众,很惨。我想说的是,生活中这些真实的事件到红楼梦被真事隐去之后,用假语村言上升为艺术情节艺术事件,就构成了秦可卿这个形象。

    有的人对雍正查抄曹家这件事印象特别深,总觉得曹雪芹这个艺术构思应该是写雍正朝,抄了他家后他家族就破落了,但现在对不上茬。实际上人们忘了考据在乾隆朝发生的事。雍正四十五岁才当皇帝,当的时间非常短,当了十三四年就暴卒,突然死亡,到目前为止,死亡原因是历史学家也说不清楚的。他死后就把皇位传给了乾隆。乾隆很聪明,他一上台之后实行了一个政策叫亲亲睦族。在雍正朝,人们为了争夺皇位仍然在厮杀。康熙在位时,十四阿哥很明显得到康熙重用,康熙死后他正在伊犁,他是镇远大将军,是得了军政要职的一个人物。另外还有两个人物也很厉害,一个是八阿哥,一个是九阿哥,这两个人是夺权老手,在太子时期两个人就蠢蠢欲动,在太子被废之后这两个人也是当仁不让要争夺皇位,跟雍正也较劲,雍正当上皇帝后还跟雍正较劲,雍正也就对他们两个狠下毒手,把两人害死。乾隆目睹了他的父亲、他的祖父两朝的权力斗争,就觉得要稳定政治局面,先要从皇族内部抚平伤口,就实行了亲亲睦族的政策。就是对过去的事情既往不咎,所有活着的这些皇族的人我都予以善待,同时和皇族夺权有关联的官员,我一律予以赦免,能赦免就赦免。当时曹戴罪的原因就是任上亏空,这是最大的一个罪名。乾隆就下了圣旨,所有这样的内务府官员的亏空就一风吹全都赦免了。所以曹曹后来就免罪了。曹家后来有了一个回黄转绿的过程,产生了一个小康局面。这段史实很多人忽略,千万不要忽略,这是很重要的。而且特别巧,曹寅和康熙是发小,乾隆也有一个发小,叫福彭平郡王。雍正吸取了父亲的教训,一立太子,其他人就要争夺王位,所以不立太子。雍正看好乾隆,但是不立太子。那时候,乾隆也有陪读,乾隆也爱作诗,乾隆从小就爱作诗,他是中国留下诗歌最多的一个诗人,可以争夺吉尼斯诗歌数量冠军。他青年时候作诗就请他朋友给他作序,谁给他作的序呀?福彭。这可是给他诗集作序的,关系能一般么?所以他一当政福彭就得到重用,福彭又是什么人呢?福彭的母亲是曹寅的女儿。是曹雪芹的姑妈,福彭按血缘关系是曹雪芹的表哥。还有这层关系呢,怎么能忘了呢?只记得雍正朝他家倒霉,在乾隆朝,他们有这么重要的亲戚,他家还有过小康呢。所以脂砚斋提醒你,元妃省亲也好,贾家的荣华富贵也好,都是写末世,不是写曹寅时期织造府时期的生活,是写的末世生活。贾母一再说,我们这种中等人家。就是说恢复到一个小康局面,一个过得去的局面。但对曹雪芹来说,曹雪芹年龄不会很大。有人说如果雍正初期就被抄家,曹雪芹刚出生不久,他不会有一个繁华生活的记忆,他怎么写出这种繁华场面呢?他有这种生活资源,他所体验的是乾隆初年的景象,他体会的不是他祖父和父亲所经历的繁华生活,没赶上。他赶上的是在乾隆初年的,有福彭这样的人的荫蔽下所获得的新的温柔富贵的生活。当然他有夸张,因为他写的不是家史是小说,他要进行艺术升华,他夸张了,他渲染了,这一点请大家千万注意。

    现在你看红楼梦就明白了,第一回到第十六回时序是混乱的,但从第十七八回到五十三回,按时间顺序排列,非常清楚。而且他写的那一年就可断定为乾隆元年,也就是他家第一个春天的生活场景。最重要的例证就是第二十七回,他写到了四月二十六这一天是芒种节,大观园的女儿们把那一天当作饯花节,来向春天告别。你可以查万年历,就这么巧,其实不是巧。因为他的生活资源,生活回忆,他写红楼梦繁华生活这一段的主要依据就是乾隆元年,就是初春,就是这个春天。“三春争及初春景”元春册页诗里的一句,和“三春去后诸芳尽”是一个意思。曹雪芹用了这么多笔墨,从十八回到五十三回,憋足了劲来写这一年。

    然后有一段是写乾隆二年的生活。贾家就开始出现很多不祥的征兆。然后,到八十回快结束的时候就写到了乾隆三年的情况。那么“三春去后”在乾隆四年发生了什么事?发生了“弘皙逆案”弘皙是谁?弘皙是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废太子年纪很大,因为他是老二,康熙活得很久,生的子女非常多,康熙是眼看着这弘皙长大的。康熙不但喜欢胤礽,也喜欢他这个孙子,非常喜欢。弘皙的父亲经历了两次被立为太子,两次被废掉,内心会怎么想?他开始隐忍不发,但是到了乾隆四年,三春过后,弘皙就发起了一次对乾隆权力的大冲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弘皙逆案”乾隆快刀斩乱麻地了结了这个逆案,扑灭了他们这次政变阴谋。而且乾隆聪明在哪里?他扑灭以后,不向社会公布,消灭了所有重要档案,现在清史档案馆里查不到。但是留下很多蛛丝马迹。这就是有名的“弘皙逆案”因此,我们在红楼梦中就发现有一回,第四十回,这一回写他们打牙牌“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很多读者读到这里很烦,觉得这有什么意思呀?我又不会打牙牌。他们在干吗呢?是在传达很重要的信息。“三宣牙牌令”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牌令,比如史湘云说“双悬日月照乾坤”什么叫“双悬日月”呀?就是有两个政治中心,两个司令部呀。这本来是李白的诗。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匆忙地往巴蜀逃跑。半路上由于三军哗变,不得不把杨国忠他们杀了,不得不让杨贵妃自尽。而这个时候,他的儿子肃宗,在另外一个地方,就自己宣布即位了,他也不得不让出这个位子。这是一个很混乱的政治局面,叫“双悬日月照乾坤”红楼梦就用了很多这样的笔墨来向读者暗示他所写的那个时代,是乾隆元年到三年,八十回后将写到乾隆四年,也就是三春去后的情况,写到四春。所以“双悬日月照乾坤”是很紧张的政治局面,还有“御园却被鸟衔出”紧张不紧张呀。不止一句呀,薛宝钗的牙牌令是“处处风波处处愁”从此曹家的命运又摇摆不定了。林黛玉的牙牌令是“双瞻玉座引朝仪”“双瞻玉座”政治局面动不动都成双了。而且你看七十六回,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然后妙玉也出来,把诗续全。这里面有些句子,在有些抄本里没有,有的里面就有,最重要的有这么几句,叫作“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孙。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这很奇怪,什么叫“犯斗”呀?一个星斗侵犯另一个星斗叫“犯斗”这不就讲的是最高权力斗争么?“乘槎待帝孙”很多人这时候看准方向,进行政治投资,曹家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选择太子这一派,选择太子党,所以“乘槎待帝孙”“帝孙”明白无误,就是皇帝的孙子。有人说“帝孙”的典故说的是牛郎织女的织女“帝孙”从道教上讲,说的是织女。但从字面意思上讲,也就是康熙的孙子,康熙的孙子就是弘皙。有人说,你说得太牵强了,康熙儿子那么多,孙子就更多了。我不引别人的话,我现在引乾隆的话。乾隆后来怎么说弘皙呀?这可是现在史书记载下来的,乾隆说:“自以为旧日东宫之嫡子,居心甚不可问!”乾隆都形容他为帝孙,是他最大的政治威胁。而且乾隆特别伤心在哪里?就是参与弘皙谋反的,不但不服他父亲当皇帝,而且还不服他当皇帝。这里不但有废太子弘皙,竟然还有他父亲最信任的几个亲王本人及他们的儿女。在皇族里面这些人也认为雍正不是正经的“日”认为弘皙是正经的“月”这时候,我们回想第一回里,贾雨村忽然吟出的诗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就觉得惊心动魄了。宣告一个紧张的政治形势,这个“月”就要出来了。红楼梦就是在这个日月争斗的大前提下,展开了一个家族的命运。所以,秦可卿这个人物的原型是弘皙的一个妹妹,是胤礽的一个女儿。或者是在早年两家相好时就送进曹家当了童养媳,或者是生出来后未及在宗人府登记,就以小官员抱养女儿的身份寄养在曹家。曹雪芹就是根据这样的生活的原始资料升华为艺术形象,来营造他悲剧情节的大气氛,架构他悲剧艺术结构的大格局。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我不能讲得非常之细。但就我勾勒出的这些蛛丝马迹,你也应该产生兴趣,产生探究的兴趣。

    在第十三回,已经写出了秦可卿的情况,秦可卿得的是什么病?她得的是政治病。张友士是不是太医?张友士是太医。谁的太医?是弘皙的太医。弘皙在夺权之前,在乾隆三春后的第四春,还没登基,就自己公然设立了内务府七司。这是乾隆说的,乾隆都快气死了,乾隆说,他自立内务府七司,七司就包括太医院。他就是从那潜入京城和家族成员秦可卿取得秘密联系的,所以他说了黑话。他说,总是过了春分,就可以看到结果。就是三春过后可以看到结果。没想到“三春去后诸芳尽”没想到“三春争及初春景”万没想到,三春过后

    到了四春就不行了。弘皙确实是胆大妄为。

    曹雪芹写后,脂砚斋觉得害怕。他为什么要写点政治呢?因为他说过,他不干预时事。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确实不想写政治小说。其实他不是写政治小说。我说了这么多政治因素,只是想表明他内心创作的痛苦。他必须超越家族在政治事件中这种惨痛的遭遇和经历,去写那些青春美丽的女性被毁灭的过程。但是他又不能摆脱那个阴影,他也没有理由摆脱那个阴影。他很痛苦,所以在红楼梦一开始,他要把这个悲剧的结局预告出来,这些女性是怎么被毁灭的。她们是被时代毁灭的,是被家族的大的命运结构给毁灭的,是被时代残酷的政治社会因素所毁灭的,并不是她们自己毁灭自己。这是他整体构思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因此,我现在概括一下,从秦可卿解读红楼梦的结论:

    首先,我进行原型研究后,我得出:秦可卿的原型是废太子胤礽以保密方式寄养在曹家的一个女儿。曹雪芹十三回写完后,脂砚斋说,你得删,他删去四五叶后,故意打了一个补丁,才在第八回末尾贴上一个补丁,故意让你看着混乱。这是他很痛苦的一个行动。

    秦可卿和元春是牵动贾府命运的两条主线。元春的原型是曹雪芹的一个姐姐,她比秦可卿要大五六岁。关于元春有很多谜,首先是第五回册页里,那首写元春的诗不可解,后来那首曲就更不可解了。关于元春的诗是这样的:“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二十年来辨是非”她辨谁的是非,有人说,她进宫二十年了,她敢辨皇帝的是非么?她作死那?皇帝一举一动都是“是”没有“非”你辨哪门子是非呀?争宠还来不及呢,所以这说不通。那“二十年来辨是非”她辨谁的是非?她的原型,小时候,就知道家里来了一个人,就是秦可卿的原型,她觉得很奇怪,她已经懂事了。她后来进宫了,她用二十年的时间来研究这个人是谁。在有一种古抄本里面“二十年来辨是非”的“非”字,写的就是“谁”“二十年来辨是谁”有人后来觉得抄错了,应该是“是非”不是“是谁”所以给改了。“二十年来辨是谁”最后,元春向皇上告了密,这个皇帝是有影射的。红楼梦里的皇帝是把康、雍、乾浓缩在一起写,所以他有太上皇的。从曹雪芹生活到死之前,清朝是没有太上皇的。是乾隆后来把他的皇位让给了嘉庆,他当了太上皇,才有了太上皇,那时曹雪芹已经死了很多年了。但是他小说里有太上皇,他就是为了把三朝的皇帝压缩在一起写。这就说明他从生活到艺术。“二十年来辨是谁”就是说,这个原型向乾隆说明了“我觉得我不该隐瞒。我家私藏了一个胤礽的血肉”因为她的告密,又因为乾隆以为弘皙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皇帝予以赦免。所以,当来通知贾家接圣旨的时候,贾母等人惶惶不可终日,吓坏了。大家还记得那一回吧。她害怕什么呀?心理有什么鬼呀?没想到最后是一个大喜剧。皇帝不但赦免了他,最后在第十三回还写到,宫内的长宫大太监戴权,鸣锣打伞,大摇大摆到贾家来上祭。没有皇帝的允许能行么?就是按小说里的描写,没有皇帝的允许,他也是不能这么来的。还不是私自来,是鸣锣张伞而来。根据清朝的有关规定,太监是不准随便出宫的。这样描写是什么道理?就说明了这是一个政治交换。“榴花开处照宫闱”这句话更奇怪了。“榴花”大家都知道,宫廷里希望多子多孙,康熙的生殖力就特别强,可能他把清朝皇家该生的人都生完了,到清朝后来都是性无能,到光绪,没有任何生育能力。越来越不能生,到后来一塌糊涂,到宣统就不堪了。这并不奇怪,宫廷里种石榴希望多子多孙。我们就查到,胤礽当太子时,写过榴花诗。而且元春的原型并不是送到皇帝身边的,而是送到太子身边的。太子被废之后,才挪移到皇帝身边,这在清朝是无所谓的。因为认为女性是可以任意被皇帝占有的。而且辈分之间也可以乱的。这就更值得研究了,我不敢断定“榴花开处照宫闱”是否意味着作者对元春这个人物的设计,在八十回之后会揭晓,其实她和义忠亲王老千岁有某种关系,我不那么说。但是可以存疑。“三春争及初春景”就是说她获得皇帝豁免,且得到皇帝眷爱后,过的日子是第一春非常好,后来是一春不如一春,在第四春“虎兕相逢大梦归”有人说不对吧,应该是“虎兔相逢大梦归”通行本都写的是“虎兔相逢大梦归”而且高鹗在写续书时,写元妃死得非常太平,就是因为油腻吃多了,痰壅、发胖,富贵病,后来因为痰壅,喘不过气,死了。而且高鹗胡诌说,是年是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是说他死那年是寅年卯月,寅是虎,卯是兔,所以“虎兔相逢大梦归”查历书,中国人论属相是论年,每一年分属相,每个月是不分属相的。虽然有十二个月,但没有说一月是鼠月的。算八字的先生有时候这么算,但你查一下有关的相书就知道,高鹗也是胡诌。怎么算,那一月也不是兔月,也不是卯月,他没办法,他是为了改这个字,去成全“虎兔相逢”这句话。其实,应该是“虎兕相逢”“兕”是一种类似犀牛的猛兽,虎兕遇到一起一场恶斗,恶斗指“弘皙逆案”而且在红楼梦十二支曲,实际上应该是十四支曲,但习惯都叫十二支曲,在关于元春的曲里说得很清楚,元春是惨死,她根本不是很太平的、吃油腻吃多了,发胖、痰壅而死。她死得非常惨。而且在二十二回灯谜也说得很清楚“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是突然暴死,是在山高水远的地方悲惨地死去。因此元春也是有原型的。元春的原型和秦可卿的原型是非常重要的,是影响家族命运的两个人物。所以通过我这样的分析:秦可卿得的是政治病,原型事件是“弘皙逆案”初春、三春都可以得到很通顺的解释。事件原型就是乾隆处理逆案不动声色,保持外在堂皇体面。秦可卿和元春是牵动贾府命运的两个人物。但是我要说,我的研究心得是这样的,曹雪芹确实不想干涉时世。他想为闺阁立传,但这些美丽的青春生命却是在极度险恶的政治环境下生存,她们的被毁灭是无可避免的,是在一个大的政治格局下无可避免的毁灭。因此,他甚至表达了深刻到如此地步的一个意蕴、一个主题:个人是历史的人质。这个主题在西方,是在上个世纪,有些作家才开始接近这个主题的。而曹雪芹在这么早就已经开始接近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类主题了:个人是历史的人质。被这个大格局押上,你再来吟诗作画,你再来醉卧芍药裀,你再来描龙绣凤,不管你如何逍遥自在,但是有一个很大的东西笼罩在这你生活上面:“双悬日月照乾坤”是没有办法的。

    八十回后,可想而知,他写的是“忽喇喇似大厦倾”是一个很大的无可避免的悲剧。贾府的毁灭,原来的构思是宁国府收养秦可卿致大祸。这在红楼梦第五回是暗示得很清楚的。第五回有很多这样的话,一再告诉我们这一点,比如说“家事消亡首罪宁”等都是说宁国府惹来了贾家灭亡的大祸。但我们在前八十回看到,因为第十三回他给删了,曹雪芹就进行了文本调整。然后,他就把惹祸的根源往荣国府移动。第七十五回,尤氏说她要到上房去,几个老嬷嬷说:“你别去,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作什么机密事。”替犯官家族藏匿财务,在清朝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是死罪。在七十五回,曹雪芹就开始这么写。实际上,真正获得罪孽的是宁国府而不是荣国府。他进行了构思上的转移,通过文本的研究,我们都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这是很有意思的。到了高鹗续红楼梦的时候,贾家获罪,贾珍最惨,他被流放,不被赦免,一开始对贾珍严厉得不得了。但高鹗搜罗来搜罗去,他所搜罗的,替皇家写出的贾珍的罪恶只有两条,一条很不通,叫“强占良民妻女为妾不从逼死”这说的是尤二姐。那应该是贾琏获罪呀,但是贾琏最后没事,只是把财产没收了。说贾珍逼死民女这太不通了。后又说“尤三姐自刎掩埋未报官”家里死了人没报告,这是很轻的罪。高鹗没有办法,他为了应付前面说的“首罪宁”他就乱说。其实,曹雪芹写得十分辛苦、很痛苦。因为改了十三回秦可卿的真实出身和真实死因之后,不得不在后面进行一些调整。

    更值得注意的是,曹雪芹家族与废太子关系十分密切。在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和冷子兴议论宁、荣二府时,贾雨村发表了一个秉正邪二气的异人论。非常重要,这种人物实际上就包括了废太子。贾雨村说,由正邪二气搏击掀发后始尽而铸成的男女“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而且贾雨村一口气举出了三十多个例子,在这个例子里出现了几个皇帝,都是失败的皇帝: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在政治前途上非常糟糕,但贾雨村给了他们很高评价,认为这种异人值得重视。他把贾宝玉也归为这类,实际上贾宝玉这个原型有一些禀赋是采自胤礽这个废太子的。废太子这个人是值得历史学家及研究红楼梦的人仔细研究的,他的身影在红楼梦里没构成艺术形象,但是他是有投影的。

    红楼梦是家族卷进严酷的政治斗争被毁灭后的作品,但他不是政治小说,曹雪芹以极其痛苦而甜蜜的复杂心情,在那样的人文环境里,坚持追求超政治的诗意生活,讴歌青春女性,在展现人性中最优美的因素,比如说贾宝玉的情不情,第一个“情”是动词“不情”是名词“不情”是指没有感情的东西、不能对你的感情作出反应的东西,或者是人,或者是物,贾宝玉都能去“情”这个“情”是动词,是指把他的感情去赋予“不情”的东西,这个“情不情”是在脂砚斋的批语里透露的,是说在红楼梦的最后有一个情榜。把每个人物开列出来,每个人物都有一个评语。黛玉的评语是“情情”第一个“情”是动词,第二个“情”是名词,贾宝玉是“情不情”他对人性美予以讴歌,但是预言了美的东西将被毁灭,引出读者长足的深思。关于秦可卿的探佚,我基本上就给大家说完了。

    接下来我想稍微多说几句,我想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个人对秦可卿的研究虽然已经有十多年了,我不怕你说我现在在开辟一个新的“红学”分支,叫“秦学”“红学”的分支太多了,包括研究他的思想艺术性、文本研究,这是最大的学问;然后有他的作者,曹雪芹的研究“曹学”;有他的各种版本的研究“版本学”;版本里出现了脂砚斋的批语“脂学”;有红楼梦里所写人物的“人物论”像王昆仑先生就写了红楼梦人物论;还有里面写到服饰、器玩、大观园,大观园也构成一个分支;里面的诗词歌赋又是一门学问。原型研究之一,通过秦可卿来考察红楼梦,我认为也可以构成一个分支。我认为应该开放、展拓民间的“红学”空间。今天来了这么多对红楼梦感兴趣的朋友,就说明红楼梦不是只属于专家、只属于某个机构的,他是我们大家的,他首先属于民间。前不久,我读到一本李奉佐、金鑫写的一本书叫曹雪芹家世新证,是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只印了1000册,估计以后没有重印,这就是两个当地的人士业余进行研究的。但是我觉得他们的研究成果也达到了专家的水平,甚至他们还纠正了专家的错谬。比如说,他们研究“曹学”他们研究“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这碑文里有个人名是两个字“敖官”“敖”这个姓并不稀奇,我认识的人里就有姓“敖”的,但是我们有的专家就把这个“敖官”看成“教官”认为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是一个职务的名称。这两位人士在他们的著作里就纠正了专家的疏漏,而且这块碑现存在当地博物馆,你可以去考察。所以,对于民间的研究也不能轻视,动不动就说是外行,动不动就说人家不值得一听,不值得一看,这样是不公平的。我知道前些时候,也有过胡德平先生来讲,胡德平先生虽然自己有一些政治身份、政治头衔,但就“红学”研究来说,他也是以票友、业余的身份进入这个领域的。他很支持民间的“红学”研究者和“红学”爱好者,我很感动。像舒成勋老人,现在他已经去世了,他住在香山正白旗村39号院屋。还有一位工人,当然老早就退休了,叫张行,他拥有两只黄松木的书箱,上面有一些刻字和刻画。还有一位就是孔祥泽老先生,他曾经和日本人在一起抄录过可能是曹雪芹著作的废艺斋集稿中的一部分。你可以和这些人讨论,告诉他们,我认为这些不是真的可能是假的,但是应该是平等的。专家与非专家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交流,应该互相尊重。不应该动不动把人家封杀,骂回去,不要那样做。我以这样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演讲,就是:“红学”研究应该是一个公众共享的开放空间。

    问:刘老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我有一个问题,在二十六回的时候提到,冯紫英从铁网山回来,被兔鹘梢了一翅膀。在这之前提到,秦可卿的棺木也是铁网山上出的。我想问一下,您对这个有没有什么看法?还有一个小问题,您能不能谈一下您对贾珍的看法?因为您在书中写到,认为贾珍是个美男子,在对于他的评价上能看到您的赞美之辞,请谈一下您对他的看法。谢谢。

    答:第一个问题,在我的书里有明确的解答,我由于不枝蔓,今天没有讲潢海铁网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它也有地理上的原型,也有事件上的原型的。包括冯紫英和仇都尉之间的仇家关系,以及冯紫英和贾珍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很值得探讨的。

    贾珍这个人物确实值得重新研究。你看到清虚观打醮,贾珍是族长。这点大家要知道,贾母虽然辈分很高,但她是女性。在贾府里面虽然贾赦、贾政辈分也比贾珍高,但族长是贾珍。他确实有族长风范,是一个大家族的族长,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讲到。包括现在咱们的电视连续剧大宅门里的主人公,都有某种贾珍的影子。红楼梦对于中国封建大家族里某种男性的描绘成为了艺术的元素,也是可以贯穿到今天的。

    问:刘老师,您好。通过您的讲座使我对秦可卿这个人物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我想问一个问题,按您的分析,秦可卿出身很惨,是废太子的女儿。如果是这样,怎么可能保密呢?太子的女儿生下来后,作为清朝的制度,必定要有记录的,他怎么能保住这个秘密?还有一个问题,我认为,在曹雪芹笔下,秦可卿不是一个身世起伏遭难的女子,秦可卿是一个淫荡女子,在没听你演讲之前,我对秦可卿这个人物是很反感的。我认为她是一个反面人物,但您怎么给她带来了这么一个面貌呢?

    答:第一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研究问题切忌逻辑推理,即只从逻辑上说。太子被废了,被看守起来了,他怎么还可能把一些东西,包括物呀,人呀,偷出来呢?那么你要知道,康熙虽然废了他太子的地位,但对他的感情还是藕断丝连的,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他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而看守和他之间的关系也不像你想的都是仇恨他的。而且“弘皙逆案”发生的时候,弘皙是安排在郑家庄的王府里,也等于是软禁。可是这个王府非常之大。弘皙等于已经被剥夺帝孙的政治价值了,但是皇族之间给他的安排还是超出我们的想像的。昌平郑家庄,现在叫郑各庄,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遗迹。这个地方大小共王府189间,饭房、茶房、兵丁住房多达1973间,怎么可能疏而不漏呢?再加上历史上有记载,弘皙已经很大了,他知道自己的父亲被监禁以后,当然,他父亲虽然被圈禁,也有很多女性和他一起生活,不止有正配,也有很多偏房。他有一个福晋生病了,请太医诊病时,胤礽曾经用矾水写了密信,这也是后来被告密后才发现的。这在清史上是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他不可能老实;第二,困兽犹斗,他会往外传递东西的。他有很多妻妾,如果有的怀孕后没被及时查出来;或者他说是流产,但买通接生的人把她偷抱出去,都是有可能的。看了史实以后就知道,起码两种可能性都有。

    认为秦可卿是一个淫荡的形象,是过去人们没有读懂红楼梦的描写所产生的偏差。秦可卿和贾珍之间的爱情在我这本书里有详细的论证。他们是真诚的,她不爱贾蓉,她爱的是贾珍,她有权力爱贾珍。我们都知道曹禺有一个剧叫本雷雨,请问你,周萍和繁漪是什么样的恋爱?是乱伦恋,你不是也很同情繁漪吗?你在台下把破鞋向繁漪扔过去了么?你恨的是周老太爷,是不是呀?你同情繁漪和周萍,是不是呀?可是你现在可以同情繁漪和周萍的恋情,为什么不可以原谅贾珍和秦可卿真诚的爱情呢?当然,你仍然可以保留你的观点,咱们可以讨论。

    傅光明:听了心武老师的演讲,我们有没有这样一个感受?他是以小说家敏锐的触角,捕捉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留下的精微的线索和伏笔,来进行学术探佚。确实功夫了得,而且见解独到。“红学”也被称为“谜学”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有理由也都有权力,像心武老师这样,把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进去,破解谜团和探佚红楼。最后让我们向心武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