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凉州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

    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

    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来自东沟的老光棍五糊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煞有介事地告诫拾粮:“饭碗是给你找下了,能不能端住,就看你娃的本事。”

    这是三月底四月初一个太阳很暖的上午,峡里峡外正是一片绿的好时候,风从青石岭顶上吹下来,吹得滩里一片滋润,整个大草滩沐浴在一片祥和中。来自青风峡的这一老一少各自揣着浓浓的心事,往青石岭去。一波儿一波儿的风正荡起马莲,波涛一样,汹汹涌涌,煞是好看。四月的马兰花开得耀眼,兰莹莹的花朵将脚下的大草滩映衬得十分眩丽,尽管拾粮心情十分的压抑,可脚下踩不碎的满滩景色还是诱得他一次次想张开闷着的嘴巴,说些什么。

    拾粮是青风峡西沟斩穴人来路的儿子,来路两个儿子,老大拾羊是个废人,傻着哩,吃饭都得人喂,来路这辈子,是指望不上他了,这个老二,就重要得很。按沟里人的话说,命根根呢,要多宝贝有多宝贝。这小子生得眉清目秀,一双眼睛水旺旺的,猛一看,比他家拾草还秀气。看得久了,才发现那双眼里,除了水还有别的东西。五糊爷说那叫灵气,天地间最金贵的一样东西。不过五糊爷又说:“可惜了那双眼睛,要是长在何家或仇家那两个少爷公子脸上,那就了不得了,将来一准是个人物,老天爷瞎了眼,竟长给拾粮这个草苗子。”

    草滩叫大草滩,位于拾粮他们的青风峡东端,一过了青风峡,世界仿佛唰地变了个样,山不再那么危崖耸立,树不再那么苍苍郁郁,一切,像是一下从绝境中透过气,变得辽阔舒畅起来,人的心也跟着从峡谷的压迫中缓过劲儿,随着这草滩的起起伏伏,慢慢舒展,随之生出一些峡谷里生不出的东西。

    这阵拾粮的心里就是这样,他连着呼了几口气,很明显,他被大草滩的辽阔和壮观震住了,也诱惑住了。这个来自青风峡西沟十五岁的苦命孩子,生平第二次走进不属于他的景色,感觉既新鲜又沉重。恍惚中他记起,第一次到青石岭时的懵懵情景。那时他六岁多,七岁也说不定,反正很小,是跟着父亲来的,好像是为了一斗青稞,父亲来路想把他顶到水家大院。

    顶是沟里人的一种活命方法,意思跟抵押差不多。他家欠了青石岭水家大院一斗青稞,没法还,只能先把他顶进去,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有一日有钱了,爹再把他赎回来。遗憾的是,那次没顶成,水二爷先是像草滩上交易牲口一样,重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拍得他单薄的身子差点倒下去,尔后,水二爷使足了劲,冷不防地冲他瘦得跟树桩一样的小屁股美美踹了一脚,他就给跌倒了,一个狗吃屎趴下。爹很后悔,怪上路时没给他多吃上几个窝头,或者多喝上两碗糊糊,那样他就不会轻易让水二爷踢趴下。可爹并没有怨他,像扶起地里的一根秧苗一样扶起他,目光不安地盯住一脸气势的水二爷,问:“二爷,成不?”水二爷收回自己牦牛一样的目光,很扫兴地喝斥了一声:“领走!”然后,又虎视耽耽地,踹别人家的孩子去了。

    七岁时的记忆就那样搁在心里,就跟沟里的苦焦藤一样,牢牢地把拾粮的心给绊住了。绊得他有些难受,也有几分不服输。现在他长大了,成人了,再也不怕水二爷一脚把他踹趴下。但,对将要走进的水家大院,心里还是怵得很。

    来之前爹一直给他鼓气:“甭怕,娃,啥也甭怕,人活在世上,没啥怕的。你越怕,这日子就越压你,爹死都经过几回了,还怕个活?眼一闭,心一横,咬住牙你就往前活,他们能活过去,凭啥我的娃活不过去?”爹说话的时候,眼里的火苗儿一扑一扑,好像儿子只要进了水家大院,只要当了长工,他家的日子,就再也不用愁了。

    拾粮不敢让爹眼里的火苗儿灭掉,更不敢让爹心里的火苗儿灭掉,十五岁的他已深深懂得日子的艰难,他说:“爹我不怕,我真的不怕,我记住爹的话,死活都得横下一条心。”

    来路似乎满意,尤其拾粮说出死活都得横下一条心这句话,来路的满意就显显地挂在脸上了。不过过了一会儿,来路还是叹了口气:“娃,你怕哩,你还是怕哩,我看见你双腿打战哩。他水老二不是老虎,外人都说他是老虎,你爹我不信,你也甭信,就算是老虎,你也豁出来让他吃。”来路说到这儿,眼里突然喷出一道子光,很邪乎,他猛地从地上站起,压磁了声音冲拾粮说:“让老虎吃了总比让野狗叼了金贵?”

    拾粮点头,爹这句话把啥都说透了,宁可让老虎吃,也不能让野狗叼!这么一想,他的双腿就不战了,真的不战了,硬硬实实,就把他支撑在地上。

    来路很欣慰,自己的儿子像个男人了,顶天立地的男人。于是欣然点头,让他到水家大院去。

    拾粮紧追几步,撵上五糊爷,有点新鲜地说:“这花,咬人脚哩。”毕竟还是孩子,一看到有景致的东西,心里那股儿愁便给没了。五糊爷没吭声,他的目光略显倦怠,再者,对大草滩,他早已看疲了看没味了,一点不像拾粮那样少见多怪。弓着的腰因了几个时辰的跋涉,越发佝偻,这样,他矮小的身子就更是没了形状,像草滩里萎缩了的一朵蘑菇,又像一只笨拙的兔子,有一下没一下地跳。拾粮瞅了一眼,想笑,却觉笑被什么堵着,不敢发出来。他咳了一声,打五糊爷身上挪开目光,想把脑子里那层困扰他的愁给甩开,一抬头,猛就给震住了。半晌,才惊乍乍叫出了声:“牦牛,白牦牛!”

    五糊爷这下恼了,他正在怔想着一件事儿哩,拾粮的尖叫打断了他。五十岁的老五糊总有一肚子事儿要想,走路的时候也不得安闲,让拾粮一惊,想到一半的事儿突然若兔子般跳走了。他扯开嗓门就骂:“拾粮你个狼吃的,你妹子快死了,你还有心思看牦牛?”骂完,也不管拾粮咋个想,又低了头,弓了腰,蹶蹶蹶往前走。拾粮眼里的牦牛顿然没了影,再往前走,草滩上一个个跃出的,就全成了妹妹。

    拾粮的妹妹快要死了,五年前得的病,前前后后看遍了能寻到的中医,看得家里清清荡荡见了底,还是不见好。眼下,正躺炕上耐日子哩。

    本来拾粮在东沟里打短工,给东沟何家干些零杂,何家要说待他也不薄,没把他当下人看。可短工毕竟是短工,干的活多,挣的钱少,一听青石岭水家让他当长工,拾粮心动了,嚷着要来。父亲来路先是闷住声,不表态。来路总是这样,很多事儿上都不轻易表态,好像一表态,就显不出他的智慧了。其实他哪有智慧,这东西二沟,最没智慧的,怕就是他来路。不过他不承认,总觉得自己应该表现得有智慧。最好的表现方式,就是遇事轻易不表态。当然,这件事本身也有难度,一是来路对儿子吃不准,到底能不能干得了长工?二来,拿水家跟何家比,两家里挑一个,也让他为难。最后还是五糊爷定的夺。

    “来路你个木头鬼,这好的事,你想错过?”这是五糊爷一惯的作派,啥事儿到了他嘴里,都是好事,就算爹死娘嫁人,他也能说得天花乱坠,让你觉得八成人世上真就没啥坏事。其实好事坏事,他自个压根就不知晓,也不去想,他那张嘴,是说媒说惯了。偏是来路爱听,凡事只要五糊说了,来路就听。事儿最终就这么定了,拾粮到青石岭当长工。

    这事惹得东沟何家很不满,东沟财主何大站在村巷里骂:“来路,你个挨刀子的,吃着碗里的巴望着锅里的,我何大哪些薄待你了?”来路咧咧牙,做出个很痛苦的表情,意思是拾粮要去,他也没办法。何大知道他的脾气,骂了几句,不骂了,冲儿子何树槐说:“把工钱算了,往后,就是饿死也甭让他进这个门!”

    来路清楚,何家是舍不得他儿子拾粮,拾粮进何家这一年,他的眼力和苦心得到了何家上下的普遍认同,尤其东家何大,更是拿他当个宝,可惜,水家开得工钱高,而且,水二爷说了,要是拾粮能来,丫头拾草的财礼,再加二石豆。

    二石豆呀。

    远处的牦牛很安静,远比草滩上奔走的这一老一少悠然自得,闻见草滩上陌生的气息,它们似乎抬了抬眼,冲这两个闯入者巴望了一下,但很快便又被岭顶的白云和眼前疯绿的大草滩吸引了。对这两个陌生来客,压根就不屑一顾。拾粮的惊讶一点也不过分,这是青石岭独有的白牦牛,纯白,毛色整齐得就跟精心修剪过一样,体格健壮,样子也远比岭下或其他地方的牦牛要好看。据说肉更香,牛骨炖出的汤,滋阴壮阳,要是加上青石岭顶的雪针菇,那味儿,香死个人哩。可惜拾粮没吃过,五糊爷也没吃过,这哪是他们这种草苗子吃的,能这么远远望上一眼这些尊贵的畜牲,已是他们的福气。

    白牦牛,世上独一无二哩。

    要不,水家能发那大的财?

    远处,姊妹河哗哗的,水从青石岭山涧间流出来,带着雪域高原独有的纯净,还有一年四季的清凉,流得那么滋润,那么惬意。仿佛,终年累月,它从没有过不顺心的事。这点儿,让草滩上的两个人嫉妒。远远望去,傍山依水的水家大院一片安详,正午的阳光直直照下来,将山脚下的这座大宅子沐浴在祥和中,那青石砌起的两丈高的宅基墙在阳光下发出青幽幽的光儿,青石墙中间,一道铺满碎石的坡道缓缓散开,将院门跟大草滩连在一起。那是进出院门的坡道。坡道两旁,八棵碗口粗的青松如同八把绿伞,将艳丽的阳光挡在了草滩上,坡道终年便发出湿扑扑的光儿。顺着基墙望上去,水家大院恍若青石岭上的庙宇,青砖绿瓦,风格冷峻。更是那带着藏式风格的廊檐还有雕画,越发让这座宅院有了庙的空灵与神秘。不过它的确不是庙,它是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这辈子的杰作,比之东沟的财主何大,还有平阳川大商人仇达诚,水二爷的豪气与爽气可见一斑。

    五糊爷还是低了头走,路也不看,深一脚浅一脚,仿佛跟谁生气似的。拾粮倒是走一步看三看,脑子里渐渐将难心的事儿给忘了,忘了好,忘了他就可以一门心思投入到草滩上。草滩的确新奇,这也惊眼,那也稀怪,不过,看着看着,拾粮的目光就又沉了,心也跟着重起来。这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不该有的沉重,偏是拾粮这娃,天生心事就重,脑子里,整天藏着稀奇古怪的事,还有想法。这就让人破烦,不该想的事你偏要想,不该琢磨的道理你偏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