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金阁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热。是啊,怎么说才好呢?外界时而呈现斑驳,时而又呈现条纹状。自己的内在和外界不规则地缓慢地轮流转化,四周无意义的风景映在我的眼帘里,风景闯入了我的内心,而且没有闯入的部分在彼方活泼地闪烁着。这闪烁着的东西,有时是工厂的旗帜,有时是土墙上的微不足道的污点,有时又是被抛弃在草丛中的一只旧木屣。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一瞬间在我心中产生,又一瞬间在我心中消失。可以说,这是没有形成所有形态的思想吧我觉得重要的事物总是与微不足道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今天报上刊登的欧洲政治事件,似乎同眼前的旧木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我曾就一片草叶尖端的锐角进行过长时间的思考。说思考是不恰当的。这种奇怪的琐碎的念头决不会持久,在我的感觉里,它做活着,又似死去,实在难以捕捉,犹如乐曲的副歌执拗地反复出现。这片草叶的尖端为什么其锐角必须是这样尖锐的呢?倘使是纯角,难道就会失去草的种别,就得自然从这一角整个崩溃吗?倘使是拆掉大自然的齿轮中的极小东西,不就可以使整个大自然颠覆吗?我想人非非,陡然地思考着这种方法。

    转眼间,老师的训斥泄露了出去,寺庙的人对我的态度变得日益险恶了。妒忌我升大学的那个师兄弟总是带着一种充满胜利自豪的冷笑凝望着我。

    夏秋两季,我一直在庙里生活,几乎不与他人交谈。我出走的前一天早晨,老师命令副司把我唤去。

    那是11月9目的事。正是我上学前,我穿着制服来到了老师的眼前。

    老师本来胖乎乎的脸,异样地绷得紧紧的,大概是由于一见到我不得不跟我说话这样一种不愉快的情绪所导致的呼。而我呢,看到老师的眼睛像看麻风病人似地望着我的时候,我就感到异常的痛快。因为这正是我所期待的充满人的感情的眼睛。

    老师旋即把视线移开,一边在手炉上揉搓着手一边说话。那柔软的掌心上的肌肉相互摩擦发出的声音,虽然轻微,但是在初冬早晨的空气中,听起来却是充满着清澄的刺耳。这使人感到和尚的肉与肉之间存在着超过需要的亲密。

    “你看看这封信吧,校方又寄来了严厉的警告。令首在天之灵有知的话,不知道会多伤心啊。你自己也应该好好考虑,这样下去结果会成为什么样子呢?”然后,他接着说了那一句:“我曾经打算让你接我的班,不过现在我必须明确地告诉你,我已经没有这个意思了。”

    我沉默良久,然后才说道:

    “这不就等于已经抛弃我了吗?”

    老师没有立即回答。过了一会儿才说道:

    “到了这种地步,还能不被抛弃吗?”

    我没有回答。过了好大一会儿,我不知不觉意结结巴巴地扯到别的事情上去了。

    “我的情况,您完全了解了。您的事情,我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一清二楚又怎么样?”老师的眼神顿时暗淡下来“这成不了什么气候,也无济于事嘛!”

    这时老师露出了一副完全抛弃了现世的面孔。生活的细节、金钱、女人和所有的一切,他都-一染指了,他这样一副污辱现世的面孔,是我从未曾见过的我感到厌恶,仿佛触摸到血色好、有体温的尸体。

    这时候,我涌起一种痛切的感觉,希望周围的一切事物远离自己,哪怕是片刻。我从老师的房间退出来后,不断地思考着这个问题,而且这个想法越来越剧烈了。

    我用包袱皮把佛教辞典和柏木赠送的尺八包裹好,一手拎起这个包裹连同书包,就急匆匆地赶去学校。这时候,我一心惦挂着出走的事。

    一踏入校门,恰巧柏本就走在我的前面。我拽住柏木的胳膊,把他带到路旁,向他借了3000元,并要求他收下佛教辞典和他赠送的尺八,权作某种贴补。

    柏木平日那种叙述反论时的哲学式的爽快性,早已从他的脸上消失了。他咪缠着眼睛,用迷惘的眼神望着我说:

    “你还记得哈姆莱特一剧中雷欧提斯的父亲对儿子忠告了些什么吗?他说:‘不要把钱借给别人,也不要向别人借钱。钱借出去就没有了,并且还失去朋友。’”

    “我已经没有父亲了。”我说“不借就算了。”

    “我没说不惜呀。咱们漫漫商量吧。现在不知道我能不能凑够3000元呢。”

    我不禁想起从插花师傅那里听到的柏木的手段,就想揭露揭露他从女人那里榨取金钱的巧妙手段,后来还是控制住了。

    “首先想想怎样处理这本字典和尺八吧。”柏木说。

    话音未落,他马上就掉头往校门的方向走去,我也折了回去,与他并肩缓步而行。柏木告诉我:“光俱乐部”的学生主任作为金融黑市的嫌疑犯被逮捕了,9月被释放后,信用一落千丈,眼下处境十分困难。从今春起“光俱乐部”主任就引起了柏木的很大兴趣,他不时出现在我们的话题中。柏木和我都确信他是社会的强者,没想到仅仅两周之后他就企图自杀了。

    “你要钱干什么?”

    柏木冷不防地问了我一句。我觉得这种问题不像是由昔日的柏木提出来的。

    “我想旅行,出去随便走走。”

    “还回来吗?”

    “多半”

    “你想逃避什么吧?”

    “我想摆脱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摆脱自己周围的事物所喷发出来的有气无力的气味我终于懂得老师也是无力的,是非常无力的啊!”“也想摆脱金阁吗?”

    “是啊。也想摆脱金阁。”

    “金阁也无力吗?”

    “金阁不是无力。绝不是无力。但它是一切无力的根源!”

    “这是你想像的吧。”柏木说。

    柏木非常愉快似地咋了咋舌头,迈着夸张的舞蹈步伐走在人行道上。

    在柏木的向导下,我们走进一家冷眩目的小古董店把尺八卖掉了。只卖了400元。接着顺便到旧书店,好不容易用100元的价钱,也把辞典卖掉了。柏木为了偌给我剩下的2500元,让我陪他回到自己的公寓里。

    在公寓里他提出一个离奇的建议。尺八其是物归原主,辞典算是礼物,两样东西都暂且归他所有,所以卖这些东西所得的5册元也算是柏木的钱了。这500元,再加上2500元,借款当然总共是3000元。归还时止,月息按一分计算。比起“光俱乐部”的高利贷月息三分四厘来,几乎是优惠得多了柏木拿出了纸和视台,正经八百地把这些条件都写在纸上,然后让我在借条上签字画押。我不愿意考虑将来了,所以马上用拇指沾上印泥捺下了一个指印。

    我心急如焚。把3000元揣在怀里,一走出柏木的公寓,乘上电车,在船冈公园前下了车,爬上了通向建勋神社的迂回的石阶。因为我想拍支神签,占卜旅途的平安。

    石阶上坡处,右侧是义照稻荷神社涂着刺眼的朱红色的神殿,还有一对用铁丝网围着的石派。石狐嘴里叼着紫菜卷饭团,竖起尖锐的耳朵,耳朵里也涂上了朱红色。

    这天阳光微弱,偶尔刮来微寒的风。登上去的石阶的颜色像是落下了一层灰尘,这是从树阴筛落下来的颜色。光线太微弱,看上去仿佛是肮脏的灰色。

    一口气跑到建勋神社宽阔的前院时,我已是汗流泱背了。石阶联结着正面的前殿。向石阶伸延的是一片平坦的石板地。从左右低低地朗曲的松树伏在神路的上空。右侧是木壁色的破旧的神社办公室,大门上挂着“命运研究所”的牌子。从办公室到前殿途中,有一间白泥灰墙的仓库,从这里开始连续种植着稀疏的杉树,冰冷的蛋白色云朵饱含着沉痛的光,在这不平静的天空下,可以环视到京都西郊的群山。

    建勋神社是以信长1为主祭神,以信长的长子信忠为陪犯的神社。这是一所简朴的神社,只有环绕前殿的朱红色栏杆增添了几分色彩——

    1信长,即织田信长(1534-1582),日本战国、安土时代的武将。

    我对登石阶,礼拜之后,从架在香资箱旁的棚架上取下了一个旧六角木盆,拿在手中摇了摇,从孔里摇出了一支削得细细的竹签。竹签上用黑墨写了“十四”两个字。

    我转身走下石阶,嘴里不停地念叨“十四十四”我觉得这数字的声音仿佛停滞在我的舌头上,渐渐带出意义来似的。

    在神社办公室正门前,我求了释签。一个似于厨房洗涮活计的中年妇女,一边不停地用脱下来的围裙指拭着手,一边走了过来,毫无表情地接过我按规定送过去的十元钱。

    “几号?”

    “十四号。”

    “请在李廊上稍候。”

    我坐在窄席上等候。就在等候的时间里,我感到自己的命运将由那女人濡湿、皲裂的手来决定,这实在是太没有意义了。可是,自己就是为了这份无意义的赌注才来的,因而也就算了。关闭的拉门里传来了相当难开的小抽屉的古老金属环的撞击声,还有掀纸页声。良久,拉门打开了一条小维。

    “哦,给您。”

    女人说着递出一张薄纸来,然后又把拉门关上。纸的一角上被女人的手指濡湿了。

    我读了一遍。上面写着“第十四号凶”

    释语是:

    改有此间者这为八十神所灭

    大国主命神速烧石飞矢的劫难,靠御祖神的教示应离开

    此国,悄然逃避的前兆。

    这就是说,万事不如意,前途令人担心。我并不害怕。往下看,下段话多项目中的旅行一项这样写道:

    “旅行--凶。尤其是西北方向,不吉。”

    我决计奔西北方向去旅行。

    开往敦贺的列车,从京都站发车时间是上午6点55分。寺庙起床时间是5点半。10日早晨,我一起床马上换上制服,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因为他们都习惯对我视而不见。

    拂晓时分的寺庙,各处稀疏地分布着扫除的人们,有的清扫,有的揩扶。6点半以前是扫除的时间。

    我打扫前院。连书包也没有携带,仿佛是从这里突然被神仙隐幕起来似的,外出旅行就是我的计划。我幻想着:我和茗帚在黎明中微微发白的沙石路上晃动。突然答帚倒下,我的身影消失了,留下来的只是黎明中的白沙石路。我必须是这样出走啊。

    我没有向金阁告别,原因也在于此。因为必须是突然从包括金周在内的我的全环境中把我夺走。我渐渐向山门扫去。透过松树梢,可以望见晨星在闪烁。

    我的心激烈地跳动。应该出发了,几乎可以说成是振翅待发。总之,我必须从我的环境中,从束缚着我的美的观念中,从我的坎坷不幸中,从我的结巴中,从我的存在条件中出发了。

    省帚像是果实离开了果树似的,很自然地从我的手里掉落在黎明前的黑暗的草丛中。在林木的遮掩下,我蹑足向山门走去。一出山门,就一溜烟地起步跑了。首班市营电车已经靠站了。车厢里稀稀拉拉地散坐着一些像是工人模样的乘客。我沐浴在车厢内璀璨的灯光下,自己好像从未曾到过这样光亮的地方。

    这次旅行的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的出走,并不是没有目的地。我的目的地就是中学时代一度修学旅行过的地方。但是,渐渐接近了这地方的时候,由于出发和解放的思绪过分强烈,我感到我前方仿佛只有一个未知的领域。

    飞奔着火车的这条路线,是通向我故乡的熟悉的路线。不过,我从来没有以这样新鲜、这样稀罕的姿态眺望过这样陈旧的熏黑了的列车。车站、汽笛,乃至黎明时分扩音器混浊的回响,都重复着同样的一种感情,强化这一种感情,在我眼前展开了净是令人醒目的抒情的展望。旭日把宽阔的月台划分成段。奔跑在上面的鞋声、裂开的木屣声、平静而单调的不停的铃声,以及从站上小贩的篮子里拿出来的蜜桔的颜色所有这一切,仿佛都是委身于我的庞大的一个个暗示和一个个先兆。

    车站上任何细微的片断,都被拉向别离和出发的统一的情感世界里了。在我眼皮下向后退的月台,是多么的大方、有礼地向后退啊。我感受到了。这种钢筋水泥的无表情的平面,通过不断从那里移动、别离、出发,使它显得多么的灿烂辉煌啊!

    我信赖火车。这种说法多么可笑。虽然可笑,但自己的位置是从京都站起一点一点地向远方移动,在保证这种难以置信的思绪方面,只能是这样说了。鹿苑寺之夜,我好几次听见货运列车驶过花园附近的汽笛声,如今自己乘上这趟列车不分昼夜地确实奔向我的远方,这只能说是一种神奇啊。

    火车沿着我当年与生病的父亲一起看过的群青色的保津峡奔驰。也许是受气流的影响吧,从爱宕连山和岚山西侧起至园都附近一带的气候,与京都市截然不同。10月、11月、12月期间,晚上11点至翌日上午10点光景,从保津川泛起的雾河很有规则地笼罩着这个地方,这雾霭不断地流动,很少有中断的时候。

    田园朦胧地展现,收割后的田地呈现出一派零绿色。田埂上的稀疏林木,高低大小错落有致,枝叶修剪得很高。细树干全部用当地称做蒸笼的稻草束围了起来,依次地在雾合中出现了,其状活像林木的幽灵。有时,在车窗的紧跟前,以视野所不及的灰蒙蒙的田地为背景的一株相当鲜明的大柳树出现了,它沉甸甸地垂下湿透了的叶子,在雾霭中微微摇曳。

    离开京都时,我有一种意气风发的精神,如今却又被导向对故人们的追忆。对有为子、父亲和鹤川的怀念,在我内心中唤起了无法形容的亲切感,我怀疑自己是否只能把故人当做活人来爱呢?抑或是古人比起活人来,有一到更加容易把人喜爱的形象呢!

    在不太拥挤的三等车厢里,也有许多难以爱的活人,他们有的慌慌张张地抽着烟,有的剥着蜜桔皮。邻座的一个像是一民间团体董事模样的老人在大声说话。他们一个个都穿着陈旧的不舍身的西装,其中一人的袖口还露出条纹里子的破绽来。我再次感到凡庸并不是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衰颓。这些农民装扮的人的黝黑而皱巴巴的脸,连同因酗酒而嘶哑了的声音,表现出一种应该说是凡庸的精华。

    他们在议论着人们关于应该让民间团体捐献的评论。一个沉着的秃头老人没有加人议论,一个劲地用不知洗过几万遍的发黄的白麻手绢在指手。

    “瞧这双黑手,是给煤烟自然弄脏的,真糟糕。”

    另一个人搭话说:

    “您是曾经就煤烟问题给报社投过稿的呀!”

    “不,不!”秃头老人否认了“总之,真伤脑筋啊!”我漫不经心地听着。他们的对话里不时说出金阁寺和银阁寺的名字来。

    他们的一致意见是:必须让金阁寺和银阁寺捐献更多的效。尽管报阁只有金阁的一半收入,也是一笔巨大的金额啊。举例来说,金阁年收人估计在500万元以上,寺庙的生活是禅家之常,加上水电及,一年费用充其量是20多万元。余下的钱是怎样处理的?一提起这件事,大家都相继发言了。有人说寺庙让小和尚吃冷饭,老和尚自己却每晚到抵园去寻欢作乐。寺庙的收入也不用上税,是同享受治外法权一样。像这种地方,就必须无情地要求他们捐献。

    那秃头老人依然用手用指手,人们的话头一中断,他就开口说道:

    “真伤脑筋啊!”这句话就成了大家的结论。老人一个劲儿地指,一个劲儿地擦,手上连煤烟的痕迹也没有了,放出了像小坠子般的光泽。实际上这双现成的手,与其说是手,毋宁说是手套更确切。

    说也奇怪,这是第一次传到我耳朵里的社会批评。我们属于僧侣的世界,学校也是在这个世界里,寺庙彼此之间没有开展批评。但是,老董事们的这番对话,丝毫也不使我感到震惊。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情!我们是吃了冷饭。老师是常去逛了抵园对我来说,用老董事们的这种理解方法来理解我,使我产生了一种不可言喻的厌恶感。以“他们的语言”来理解我,使我难以容忍。“我的语言”同“他们的语言”是截然不同的。即使看到老师同抵园的艺妓一起行走,我希望他们也能想起我不会陷入任何道德上的厌恶。

    老董事们的对话,只在我的心灵上留下犹如见庸的移动的香味和些许的厌恶,尔后逝去了。我无意仰仗社会支持我的思想,也无意将社会上容易被人理解的框框套在自己的思想上。正如我一再说过向那样,不被人所理解才是我存在的理由。

    车厢的门扉突然打开了,公鸭嗓的小贩胸前挂着一个大篮子出现了。我忽然觉得肚子饿,买了一盆盛满像是用海藻做的绿色面条吃了。雾散了,天空依然是一片阴沉沉。丹波山脊的贫瘠土地上,开始望见种植桔树的户户造纸人家。

    不知为什么,舞鹤湾这个名字像以往一样引起了我的心潮激荡。我的童年是在志乐村度过的,从我童年时起,它就是看不见山海的总称,终于成了“海的预感”这个名字了。

    这看不见的海,从耸立在志乐村后面的青叶山顶上就可以清楚地望及。我曾两次登上了青叶山。第二次攀登时,我正好望见联合舰队进舞鹤军港的情节。

    停泊在粼光闪闪的湾内的舰队,也许是在秘密地集结吧。凡是与这支舰队有关的事都属于机密,我们甚至怀疑这支舰队是真的存在吗?因此远远望见的联合舰队,就像只知其名,只在图片上看到的威严的黑水鸟群,它们不晓得自己被别人所窥视,只顾在凶猛的老鸟警戒的庇护下,悄然在那里嬉戏沐浴。

    乘务员来回通报前方站是西舞鹤,声音把我惊醒了。如今,乘客中已经没有那些匆匆挑行李的水兵了。除了我以外,只有两三个黑市商人模样的男人开始做下车的准备。

    一切都变了。这里那里都像被英文交通标志所威胁似的,市街已成了优良的外国的港口城市。许多美国兵熙来攘往。

    初冬阴郁的天空下,寒冷的微风带着几分咸味,从宽阔的军用公路吹了过去。与其说是海的气味,莫如说是无机物质的铁锈般的气味。像运河似的狭窄的海,深深地通到市镇的中心,死一般静止的水面、系在岸边的美国小舰艇这里确是和平的,但是过分周到的卫生管理却使人感到仿佛剥夺了过去的军港杂乱的肉体的活力,把整个市街变成了医院。

    我并不想在这里与海亲切会见。吉普车也许会从后面驶来,半开玩笑地把我植入海里。现在回想起来,激发我做这番旅行的冲动中,有海的启示,这海恐怕不是那种人工港口的海,而是幼时在成生呷故乡接触过的、天生的、自然形象的、汹涌澎湃的海。是粗矿豪放的、始终含着怒气的、令人烦躁的里日本的海。

    因此我决计去由良。夏季,那里的海水浴异常热闹,而这季节一定很冷清,谁有陆地和海以灰暗的力量在互相争斗。我的脚模糊地记得从西舞鹤到由良约莫是十一二公里的路程。

    路,是从舞鹤市沿着海湾底部向西,与它津线成直角交叉,不久就越过泷尻岭,出由良川。过了大川桥后,沿由良川西岸北上。接着就是历着河流一直导入河口。

    我走在市街上

    我走累了,就这样自问道:

    “由良有什么呢?究竟是为了寻找什么实据值得我这样拼命地走卿那里不是只有里日本的海和阒无人影的海滨吗?”

    我的脚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不管走向哪儿或走到哪儿,我都要达到目的。我要去的地方的名字,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不管是什么,我心中都产生一股直面达到的目的的勇气、几乎是不道德的勇气。

    有时,天气变化无常,射出了微弱的阳光,诱使我想到路旁的大山毛榉树下那从树叶间隙流泻下来的激光下歇歇脚,可不知为什么,我却总觉得没有闲暇歇息,消磨时光。

    越接近河流的宽阔流域,地势就越是平坦,由良川的流水仿佛是从山谷里突然出现的。河水湛蓝,河面宽阔,流水在阴沉沉的灰暗无空下,无可奈何似地缓缓流向大海。

    来到河西岸,汽车、行人都绝迹了。沿途不时地看见复桔园,却渺无人影。那里有个名叫和江的小村庄,从那里欢然传来了拨开草丛的声音,原来是一只尖鼻的黑狗探出险来。

    我知道附近的名胜中有来历可疑的山椒大夫宅邸的遗址。我无意顺道去参观,不觉间就从宅邸门前走了过去,可能是只顾眺望河对岸的缘故吧。河中有一片被竹林包围的大沙洲。我沿路走来,没有风地,可是,沙洲那边的竹林子却随风摇曳。沙洲上有一块靠雨水耕作的水田,面积约百余公亩,水里却看不见农夫的身影,只见一个人背向这边正在垂钓。

    隔了许久才看见人影,使我倍感亲切。我心想:

    “他大概是在钓鲻鱼吧。倘使是垂钓鲻鱼,那么这就说明距河口已经不远了。”

    这时,摇曳着的竹林子的沙沙声,盖过了流水声。那里弥漫着悠悠的昏雾,似是在下雨。雨滴濡湿了沙洲的干燥的河滩。转眼间,我头上也落下了雨滴。我淋着雨,可望见的沙洲却早已不下雨了。垂钓人恢复了原样,坐在那里纹丝不动。我头上的阵雨也过去了。

    每到路的拐角处,芒草和秋草都遮挡着我的视野。凛冽的海风迎面扑来,河口即将在我的眼前展现了。

    由良川快到尽头,露出了好几处令人感到寂寞的沙洲。河水确实靠近海了,海潮侵犯了河水。但是,水面越沉静就越没有浮现任何的征兆。就像一个神志昏迷将死过去的人一样。

    河水意外地狭窄。在这里与河水互相融合又见相侵犯的海,在堆积着密密层层的乌云的苍穹下,朦胧地躺在那里。

    为了接触大海,我要迎着从原野、田间吹拂过来山风再走一程。劲风刮遍了北边的海。这般凛冽的风,在渺无人影的原野上如此浪费地劲吹,全然是为了大海。可以说,它是覆盖着这地方的冬天的、气体的大海,是命令式的、支配式的、看不见的大海。

    河口对面是千层波涛,徐徐地向灰色的海面扩展。河口正面浮现出一座形似圆顶礼帽的小岛。它就是高河口约莫30多公里的冠岛,是自然保护鸟--大水雉鸟的栖息地。

    我步入一块旱地。环顾四周,是一片荒凉的土地。

    这时,仿佛某种意义在我的心中闪烁。这闪烁一间即逝,意义也消失了。我仁立良久,劲吹的寒风夺走了我的思绪。我又迎着寒风向前行走。

    贫瘠的旱田向多石的荒地延伸,野草多半已经枯萎,尚未枯萎而呈现绿色的,只有紧贴地面上的苔藓般的杂草。这种杂草的叶子也卷曲了,走了。那一带已是一片沙土了。

    传来了一阵颤抖似的微弱声音,听来像是人声。这是我不由得背向劲风、仰望背后的由良岳时听到的声音。

    我寻找人的在处。要到海滨去,倒是有一颀低售而下的小径。我这才知道,那里正在勉强从事一项护岸工程,阻止严重的海水浸蚀。四处东倒西歪地躺着钢筋水泥柱子,活像一堆堆白骨。沙堆上这些新的钢筋水泥柱的颜色,显得格外有生气。震颤的微弱的声音,原来是震动倒人模子的水泥所发出的搅拌机的声音。四五个鼻头通红的工人,带着惊讶的神色望了望身穿学生服的我。

    我也瞥了他们一眼。人与人的相互招呼就此结束了。

    海,从沙滩急剧地陷为研钵形,我踏着花冈岩质的沙子,向河线边沿走去,这时候确实感到一步步地靠近了刚才在心头闪烁的某种意义。一种喜悦再次袭上了我的心头。寒风凛冽,没有戴手套,手几乎冻僵了。这也没有什么。

    这里正是里日本的海啊!是我所有的不幸和灰暗思想的源泉、我一切丑陋和力量的源泉。海,波涛汹涌。海涛后浪推前浪地接踵而来,前浪与后浪之间可以窥见通畅的灰色深渊。昏暗的海面上空,密密层层的积云既凝重又纤细。无境界的凝重的积云不断地镶嵌着无比轻盈而冰冷的羽毛般的花边,围着中央隐约可见的淡蓝的天空。铅色的海,又背靠着黑紫色的海角上的群山。所有的东西都有一种动摇和不动。不断活动着的黑暗力量和像矿物似地凝结了的感觉。

    我忽然想起初次与柏木相会时他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所以突然变得残暴,那是在这样一瞬间,即一个晴朗的春天的下午,在精心修剪过的草坪上茫然地望着透过叶隙筛落下来的阳光嬉戏的一瞬间。”

    现在我正面对波涛,迎着狂暴的北风。这里没有晴朗的春天的下午,也没有担心修剪过的草坪,可是这荒凉的自然,比春天午后的草坪更讨我的欢心,更亲近我的存在。在这里,我心满意足了。我可以不受任何威胁了。

    我脑海里突然生起的念头,难道就是柏木所说的残暴的念头吗?不管怎么说,这种念头摔然在我内心中产生,从刚才起就启示了闪耀着的意义,明晃晃地照亮了我的内心。我还没顾及深思,这种念头就犹如闪光,在我的心中一闪而过。仅此而已。但是,这个迄今从未想过的想法产生了,同时立即给我增添了力量,增添了莫大的力量。毋宁说我被它包围了。这种念头是什么呢?就是:

    “我一定要把金阁烧掉!”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