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风声鹤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此。”

    她慈祥地看看丹妮。“彭小姐,你有爱心,很大的爱心。”

    丹妮抬眼看她。“请叫我丹妮。你是第一个对我没偏见的人。”

    “见了你怎么会有呢?我喜欢有精神,有浪漫情操的女孩子,她们不寻常,不完全是规规矩矩的女子,我想这一点是父亲遗传的。”

    “我在你们北平的祖祠里看到了你父亲的遗像。”

    “是的。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也是一个道教徒。道家是不会有社会偏见的,我由父亲那儿学到不少东西。”

    “你们有一个很不平凡的家庭,你和博雅具有同样的心灵气息,也许就是这一点吸引了我。”

    “是的,我们家有一种浪漫的性情——只有我妹妹莫愁例外。”

    对丹妮来说,这个发现比她到姚家做客更重要。在北平她见过“亲王园”爱慕不已,但是现在她由木兰身上看到了姚家女儿和姚家本身的精神。她离开木兰家之前,还听到木兰同意博雅娶她。

    “博雅其他亲戚会怎么说呢?”她问道。

    “博雅很独立。其他人没话可说,他只听我的。”木兰笑笑说。

    丹妮来到老彭的旅馆,精神很愉快。一群人看电影还没有回来,侍者认出她是老彭的常客,准她进人他房间。她坐在一张扶手椅上,为发现木兰而欣喜若狂,也为一家人对她这么好而非常快乐。这和传统的歧视、男人间接的侮辱和她熟悉已久的“妻子的目光”完全不同。

    她敬爱木兰。但是有两件秘密她不能也不会告诉木兰,一件是她怀孕的事,另一件是老彭的情形。

    她一想到老彭,不禁满怀温柔,为他难过。这个心胸伟大的男子现在无疑正大大方方地退到局外,就像当初博雅还没来信时他会无私地建议保护她的名节一般。他甚至没有暗示他是自我牺牲,但是她知道。她要如何回报他无言的善意呢?是不是她太相信他对女人的抵抗力,以及这些年他与女人的隔离?是不是她太热情,她该不该继续对他热情呢?她热烈希望她婚后老彭还能成为家中的一员,她始终希望如此。

    不久她听到金福和玉梅的笑声,他们随老彭一起进来。

    为了让玉梅和金福享受一个假日,大伙儿到饭店去吃晚餐。他们点了汉口闻名的炸辣椒和蒸龟肉。

    老彭听到几则战争的消息。山东省台儿庄东面的临沂有一场大胜仗,街上卖的号外登着李宗仁报捷的电文。

    “你真要去北方?”丹妮问道。

    “是的,裘奶奶大约一周后动身。她要到黄河北岸的冀豫交界处去。但是徐州附近将有一场激战,等我随裘奶奶去看过游击队,我就乘陇海铁路到那儿。”

    “博雅来时,你回不回来?他五月会到。”

    “我想会吧。”

    “彭大叔,你一定要回来,请记住你离开我们到南京的时候我们所遭到的烦恼。你需要见博雅,一定有事情发生的。”她不能把心里的话完全说出来,说婚礼必须尽快举行,有尴尬的事情必须解释,还要安排离婚。她需要他帮忙,而且希望他参加她的婚礼。

    “当然我会参加你的婚礼。”老彭仿佛已读出她眼中的忧虑,连忙说。

    她用深怀感激的怜悯的表情抬头看他,就像镀金菩萨俯视他。

    楼上有顿足声和粗鲁的喧笑声。老彭抬头看天花板,不觉笑出来。

    “你记得响尾蛇吧?”

    “当然记得。”丹妮说。

    “响尾蛇就住楼上,今天下午我们在楼梯上遇到他。”

    “你会认不出他来的,”玉梅插嘴说。“他穿着全套制服,还带了一根大藤杖。彭大叔听出了他的声音。”

    “他说他告假出来,不过没有人知道。”老彭说。“他现在也算军官了,还像以前一样爱摆架子,穿着军服像孔雀似的,后面跟着一个小兵,把侍者支来支去。他在走廊上告诉我一个故事,存心让大家听到。玉梅,你来说。”

    玉梅巴不得马上说那个故事。“没有人知道是真是假。不过他是军官了,我看得出来。他说敌人回来烧河西务村庄后,他带一队年轻人加入游击队。他说他们攻击一座日军占领的城市,他把敌人当猪来杀。日军反击,他冲出重围,又用大刀单手杀了三四十个。但是他没有回到同志身边。‘我需要休息一下,’他说,‘过了几天我的部下以为我死了,以为我被杀了。被杀?罗大哥会这么容易被人杀掉?我只是跑到自己爱去的地方,一周后我回去,发现部下正为我吊丧?有蜡烛,还有宰好的猪羊。我走进去说:嗬,弟兄们,你们在这边干什么?罗大哥活生生地在你们身边哩。同志大叫,大众儿真正饱餐一顿。’他现在跟裘奶奶的儿子裘东在一起。他们的队员增加到五千人,遍布河北、河南、山西边界的八个地方。”

    “难以置信!”老彭说。“他今天下午喝醉了,你听他在房间里大叫大闹的,我不知道他的钱是哪里来的。不过他真是一个好战士。”

    说来难以相信,木兰由汉口拍出电报后,陈三就在山西东部的山区里收到了这一封有关他母亲的电文。几天后回电来了,说他非常高兴,急着见他老母亲,以补偿他不孝的罪过。他说他立刻带环儿动身“星夜”赶来,不过他们目前在山西、河北交界的娘子关附近,通讯不佳,敌兵又多,也许要十一二天才能到达铁路线上。但是他们会日夜赶路。

    收到电文,木兰传话到老彭的旅馆。这是他动身北上的前夕,丹妮和女友秋蝴、段雯特地来给他饯行。

    “万一难民屋需要用钱,银行有一个账户随时可以提款。”老彭对丹妮说。

    “秋蝴和段小姐,你们一要尽量多来看她,陪她。”他已经对她们说过四五遍了。

    “一定要写信给我,”丹妮说“我会挂念你。”

    “我会的。”他的声音有点悲哀。“不过明天不必麻烦来送我了。我要跟裘奶奶一家人走,他们会好好照顾我。”

    但是第二天她们都到车站去,连王大娘也去了,她说她不能让大恩人冷冷清清地离开,她代表全体难民。

    一大群热闹的民众赶来看裘奶奶。学生和其他团体的代表带了一批批棉鞋、棉衣给游击队,交给她带去。丹妮第一次看到这位老太太。她年过六十,看起来就像一般的乡下妇人,但是她笑容满面,声音也带有年轻人的朝气。丹妮被引到她儿子面前,她和正要上前线的丽仁小姐握手,心里十分感动。

    还有响尾蛇,他穿着制服站在月台上,嘴里叼着雪茄,手上还握一根藤杖,对每一个人鞠躬,很高兴这么多人来给他送行。

    一支学生军乐队吹起一支曲子,气氛充满兴奋。有人要裘奶奶讲几句话。她走上月台,响尾蛇五尺十寸的身躯傲然立在她矮小的身畔,饮下大家对他们爱国行为及服务乡里所表示的敬意。“游击队之母”说道:

    “同胞兄弟姐妹们,我是一个乡下老太婆,什么都不懂。我不认得字,也不会写字。我只知道日本要毁灭我们的国家,我们必须和日本打仗。我知道所有人民都应该爱国,我只是尽我乡下妇女的本分。我丈夫太老了,但是我的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参加了战斗。我们东北有一句俗话:‘拆屋灭鼠,大干。’我还有一个儿子;他太小了,只有十四岁,否则他也会跟我去。我对你们的礼物很感激。蒋委员长给了我一千块钱,如果我们还需要钱或衣服,我再回来向你们要。”

    这一段简单的话由这位晚年还上前线的土老太太用愉快、勇敢的口气说出来,不免令听者十分感动,也使有些人羞愧万分。等她说完,一个少女领袖带头为裘奶奶和游击队欢呼,接着又高呼中国胜利“游击队之母”对大家微笑点头,就转身上车。

    响尾蛇被撇在月台上,看了看观众,然后清清嗓子说“小弟我也不会读书不会写字呃哼!小弟罗大哥,小弟”

    但是他的声音被骚乱淹没了,围着平台的群众已渐渐走开。老彭说,裘奶奶的儿子强迫响尾蛇离开汉口,因为他乱找借口为游击队筹钱,又行为不检,乱搞女人。

    汽笛响了,老彭和大家握手。他两颊湿湿发亮,高大弯曲的身子猛跨上车厢,没有回头。

    火车慢慢开出车站,老彭的脸在一扇窗边出现了。丹妮跟着车厢走,然后狂奔,两眼泪光闪闪

    尽管有玉梅等人作伴,丹妮却突然觉得自己孤单单一个人,肩上负有照顾难民的重担。他们回到旅社,收拾老彭留下的几本书和一些衣物,然后她叫秋蝴负责带大伙儿回家,就跑去看木兰。

    木兰全家都在,她把彭先生和“游击队之母”离开的消息告诉大家。

    她临走的时候,木兰要荪亚陪她,还叫女儿阿眉一起去。于是丹妮随荪亚和阿眉走出来。在渡船上他们听到一群女孩子大唱“中国不会亡”丹妮刚刚在车站看到那一幕,如今听到这首曲调和“中国不会亡”的字眼一遍遍出现,脊椎骨不禁一阵颤栗。

    她发现荪亚愉快又随和,她和害羞、敏感的阿眉也谈得很高兴。她带他们去看“抹刀春”那儿离难民屋只有一里路。这是三国的关公——中国最受欢迎的民族英雄,被奉为战神——磨他那把“青龙偃月刀”的地方,附近有一间关公庙。

    他们到家,秋蝴迎上来说:“苹苹病况加重了。”

    “打针没有一点效吗?”丹妮忧心忡忡地问道。

    “我只给她打葡萄糖。有一种美国新药,但是一针要二十块钱左右。”

    “别管价钱了。我们一定要弄到。”

    她们进去看小病人,荪亚和阿眉也跟进去。她父亲古先生坐在床边,显得又邋遢又可怜。那孩子双臂和双腿都瘦得像衰老的病人,但是面孔却更灵气了。

    “秋蝴姐姐,”她父亲说“救我孩子一命。我们不能送她进医院吗?”

    秋蝴摇摇头:“她根本不该移动。医院也不如这儿安静、有条理,伤兵挤到极点。我可以每天来看她,有一种好药,非常贵,不过观音姐姐说她要出钱。”

    做父亲的人看看丹妮,眼中充满无言的感激。

    “自从我们出来后,这孩子吃了不少苦。我已失去她哥哥,你一定要救她。”

    苹苹对客人微笑。丹妮走近她,用白如洋葱的纤细指头抓起她枯瘦的小手。小手软绵绵地搁在丹妮的手掌中。

    “你要不要再捏我?”丹妮问她。苹苹已渐渐把丹妮当做母亲来看待。她常常玩弄丹妮手臂上的镯子,凝视那翠绿晶莹的光泽。有一次丹妮和她父亲说话,苹苹捏她的手腕,丹妮也没有反对。于是这变成孩子的一种游戏,也变成丹妮讨她欢心的一种简单的办法。苹苹伸手摸镯子,想再捏丹妮,笑得很开心。但是现在她的手指没有力气了。

    “用力捏。”

    “我没有办法。”她的小手指松下来,一动也不动。

    “老实告诉我,我会不会死?”

    “老实说,你不会。秋蝴姐姐要给你一种新药,就像魔术似的,是美国来的。”

    “一定很贵。”

    “是很贵。所以一定很好。”

    “要多少钱?”

    “一针要二十块左右。”

    “那一定是很好的药。”小孩静静说。“但是我们买不起。”

    “你千万别担心。我会替你出钱。我会花一切代价把苹苹医好。你希望病好,对不对?”

    “是的,我希望病好,长大像你一样,”小孩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说。“我读到课本第八册就停下来了。我看过我哥哥留在家里的第九册和第十册中的图画。他对我说过几个故事,但是我要自己读。观音姐姐,等我长大,有很多事要做哩。”

    “现在你不能说太多的话。”丹妮柔声对她耳语。

    “不,我得把心中的话告诉你。观音姐姐,你答应战争结束后要到我家。我已经想好菜单了,有醉蟹和我们靖江的烧酒,我要把最大的鸡杀来请你。我知道要请你坐哪个位子,还有我父亲,翩仔和我哥哥——如果我们能找到他的话。方桌上要摆五个位子,不过我要跟你同坐一边。我要穿上红衣服,头上带一朵茉莉花来招待你。我们坐着看日落,那边日落向来很壮观的。”

    这孩子突然有力气说出一堆话,因为这些事情早就藏在她心中了,现在她直喘气,灵秀的双眼活生生看见别人看不见的情景。

    “我要来吃你的大餐,不过你得静静休养,明天美国的新药就来了。”

    “你先替我出钱,因为我要活下去。等我长大再还你。我会还的。”

    丹妮用力咬嘴唇。

    “你哭了,”小孩说。“你为什么哭,观音姐姐?”

    丹妮拭泪微笑:“因为我爱你,替你高兴。新药对你一定有好处。”

    “我已经把要做的事情告诉你了,现在我要睡啦。”

    苹苹合上双眼。她的大眼睛张开时,似乎占据了整个脸部,别的地方都看不见了。但是现在她那又尖又挺的鼻子高高立在苍黄的脸颊上,正大声吸进维持生命火花的气息。有一次她咳得很痛苦,大眼睛张开了。丹妮俯身拍拍她,用手把她的眼睛合起来。

    第二天秋蝴带来七千里外飘洋过海运来的新药,那个国家苹苹只在学校听过哩。药效像魔术似的,三天后她胃口大有进步,也不像从前那么疲倦,那么衰弱,力气开始慢慢恢复了。

    老彭走后第七天,日军再度轰炸汉口及武昌。自上次汉口空袭后,已经一个多月了。在中国抗战史上,三月二十七日的汉口空袭只是几千次空袭之一。博雅的统计表也许会记上“空袭:第三百二十九次”或“第五百六十一次”但是人事却不像统计那么简单。

    这次空袭虽然稀松平常,也许大多数汉口市民都已经忘记了,但是对丹妮、老彭和博雅的一生却造成极大的转变。人生复杂得不可思议。几个大阪制造的炸弹,用美国石油飞运,落在武昌的一堆岩石上,却深深影响了一个目前还在五百里外河南省的中年人和一个千里外昆明途中的青年,我们以后就明白了。

    三月那一天,几个小孩进来报告说,河岸上升起警告讯号,不久一声长长的警报证实了他们的话,大家照例准备进入后面的林子。苹苹的父亲向来最先带孩子跑开。

    “苹苹怎么办?”他问秋蝴。

    “她不能移动。”

    她父亲虽然很紧张,却决定留下来陪他生病的女儿。

    两点左右,七十架敌机分几阵来袭。高射炮不断向空中开火,飞机便维持四千米以上的高度,在汉口和武昌投下几百炸弹,击中南湖、徐家坪和俞家头区,炸毁房屋,也炸死不少人。离得很近,整个房子都震动了。

    有一次炸弹落在洪山坡下五十码的地方,窗上的玻璃也震得粉碎,爆炸力很强,有一个大岩石裂开了,一块四、五十磅重的裂片飞起来击中屋顶的一角,落在里面的右院内。

    苹苹缩在床上,她父亲用手捂住她的耳朵,这时候石块穿透屋顶,把灰泥震开来,空气中充满厚厚、窒人的尘土。

    凭着本能的反应,古先生把女儿抱进怀里,冲过落下屋椽的浓密的尘土,来到露天中,往树林子奔去。他跑上东边的石阶,两腿摇晃,摔了一跤,身体跌在女儿身上,但他的双臂仍然紧抱着她。他慢慢站起来,把小孩抱进树林里。

    空中仍挂着一股泥尘,大部分是由炸弹降落的地点升起来的,另外一小股则来自屋顶。

    “怎么啦?”大家喊道。

    古先生瘫软的双臂抱着生病的孩子,边走边晃,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大家一片沉默。

    “苹苹受伤啦?”丹妮勉强装出镇定的口吻说。

    “没有。”他把孩子放在地上,因为害怕和用力而一直喘气。他脸色变白,但是孩子的脸更白,只是毫无动静。秋蝴上前摸她的手。孩子眼睛吓得睁大起来。秋蝴和丹妮坐在草地上,尽量安慰她。

    “翩仔呢?”苹苹问起她弟弟。

    “他很平安。”大家告诉她。

    飞机还在头上咆哮,附近的高射炮使空中充满连续的砰砰声,在山谷中回响。没有人敢动。现在古先生说话了。“砰的一声,有东西打到我们的房子上,屋顶落下来,我抱起苹苹,拔腿就跑。”

    这时王大娘鼓起勇气进屋瞧瞧,回来说只有几个屋椽落下来,一块像男人帽子般大的岩石落在院子里,把石板敲裂,地上布满灰尘和碎玻璃。

    “幸亏没有人受伤。”她说。

    大家坐下来等了一个钟头,丹妮握住苹苹的小手。突然苹苹开始咳嗽,一丝鲜血由嘴角渗出来,沾红了草地。然后她躺回去,大声呼吸。

    飞机走后,解除警报响了,古先生实在软弱无力,就说:“我不敢再抱她了。”

    于是秋蝴和玉梅抬起她,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下斜坡,回到苹苹的父亲床上。

    大家的心还扑通扑通乱跳,屋里有一种紧张的气氛。苹苹现在舒舒服服躺在床上,蒙眬睡去,失去了知觉。

    丹妮和秋蝴陪苹苹的父亲坐着,希望她能静静睡一会,但是她的小手不断扭来扭去,眼睛又张开来。

    “爹,我现在要离开你了,我刚刚看到我哥哥。我知道”

    但是她还没说完,一股鲜血就涌出来,渗出她的嘴角,把被单都染红了。她想坐起来咳嗽,但是浑身无力,只好让人扶起来。过了一会儿她身体又松弛了,大家轻轻地把她放回床上。她一动也不动,泪水由紧闭的双眼流了出来。

    那天下午就一直这样。丹妮坐守了几个非常痛苦的时辰,面对死亡却不肯承认。孩子的扭动偶尔停一刻钟,又重新开始。秋蝴给她服下一点吗啡,翩仔被带出屋外,他们三个人静静坐着凝视睡着的孩子沉默、动人的生死挣扎。

    天黑了,晚餐时分暮色渐浓,孩子醒了一次,问道:“为什么这么黑?”于是他们多点了几根蜡烛,好照亮房间。

    现在丹妮看到她嘴巴动了,她想说话。丹妮把蜡焰贴近她的小脸,她眼睛张开,但是眼中的光芒却很遥远、很神秘。她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说出来,眼睛扫视这一群人。

    “这些人在这里干什么?我们家不在这儿,在长江下游别哭,观音姐姐。等战争过去,我们都要回家。我还要学第九册哩。”

    她的眼睛又闭上了。过了一会儿再睁开来,这次她似乎认得他们,心智也似乎清楚些。她对父亲说:“爹,我现在要离开你了,别替我流泪,照顾翩仔。他呢?”

    秋蝴去找她弟弟,等他进来,苹苹伸手抓他的小手。

    “要做好孩子,弟弟。”她说。“观音姐姐会教你乘法表。”

    翩仔站着不动,也没有说话,还不懂死亡是怎么回事。然后她要大家再点些蜡烛。

    “观音姐姐,让我看看你的脸。”

    小孩看看她,笑一笑,然后又闭上眼说:“姐姐,你很美。”

    一道血丝不断沿着嘴角流出来,但是很稀薄,分量也很少,她已不再有感觉了。几分钟后,她停止了呼吸。她的小生命像小小的烛光忽明忽灭,终于熄掉了。一条白手帕挂在窗边,临风摇摆。苹苹已进入永恒。

    丹妮慢慢放开孩子的小手,哀痛太深,竟然流不出泪来。因为她一直和她这样接近,知道这孩子打算做的许多事情,那些奇怪的小事,比如继续上学啦,在靖江老家招待丹妮啦,如今她没有完成夙愿,也永远不可能完成了。她的死在她眼中就像一朵花被无情的暴风雨摧残,或者像一个未完成的梦境突然消失。因为苹苹也是风雨中的一片树叶,在世上旅程中小小年纪就被风刮落,现在单独飘走了,甚至飘得有些快活。她是如此充满希望,渴望美,如此喜欢玩这个游戏。路人会踩踏它,清道夫会把它扫开,却不知道它会包含这么多的美、勇气以及对生命法则的敬意。

    “可怜的孩子,我们离家后,她吃了不少苦,都从来没有抱怨过。”她父亲说着,声泪俱下。丹妮再也忍不住了,也随她父亲放声大哭。

    天已经黑了,王大娘进来说,她愿意下山到城里去买棺材。她父亲一文不名,一切开销必须由丹妮的荷包里掏出来。于是王大娘进城,金福提着灯笼一起去,九点回来,说棺材第二天早晨会送到。苹苹没有新衣裳,大家替她梳洗一番,穿上原来的衣服,一套褪了色的蓝上衣和裤子,不过王大娘还替她插上她最爱的茉莉花。蜡烛点起来,屋里有吊丧声,但是翩仔还不懂得哭呢。她父亲坐了半夜,丹妮因为伤心而疲倦万分,就和秋蝴一起上床休息。

    第二天一早。棺木送到了。几个村民自愿在屋后不远的地方掘一个坟墓。丹妮把苹苹带出来的那本破旧、卷角的第八册课本和她们玩翻线绞的那条细绳放在棺材里,明亮的旭日讥讽地照在墓前的一群人身上。女人们看到丹妮哭得比小孩的父亲还厉害,也不禁流下泪来,哭泣是会传染的,所以虽然没有什么仪式,这个小孩却受到了朋友和邻居热情的献礼。王大娘的邻居说:“这孩子死了值得,有这么多人为她流泪。观音姐姐真是好心人。”

    葬礼在十点前完成,但是丹妮一整天都无精打采地坐着,把别的事情都抛到脑后,就连落石压坏的房间也乱糟糟没有整理。

    “如果她睡在她父亲房里,不睡东边那个房间,若不会受到惊吓,也不会死。”丹妮躺在床上,还在思考。

    “别再伤心啦,”玉梅说“谁知道,石头会打中那个房间?”

    不过事情往往很巧,每个小事件都受到千百种前因的影响。佛家“业”论的创始人一定早已看出遥远的事件间具有因果关系。如果老彭不走,苹苹就不会搬到那房间,而老彭的远行又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丹妮怀孕、许婚,因此影响了他们彼此的关系。但是说得更简单些,如果和她素昧平生的隔海帝国梦想家不发动这场战争,苹苹就不会死,如果苹苹不死,丹妮后来也许不会到前线去。

    老彭说得对。那天报上说一百多个人被炸死,还有一百六十个人受伤。但是灾祸的数字毫无意义。苹苹还不包括在那些受难者之中呢。战争的祸害不能用统计名词、死亡数目和炸毁财物的价值来衡量。苹苹的死使战争赔偿显得荒谬可笑。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