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dljctv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在恶梦中惊醒,出了一身的冷汗。到卫生间冲了个澡。回到床上,两眼睁亮,再无睡意。脑子很乱,开始胡思乱想,猛然间想到了“男人不易”也是的男人的确不容易啊,尤其是结了婚的男人就更不易了。

    刚结婚时,小俩口好日子没过两天,一不小心让妻子“有了”本不想要,老人死活不同意啊。头胎不能“打”的,以后会习惯性流产啊!必须得要。这可好不仅夫妻间的好事没了,还来了不少事那。头几月反应厉害“咳口”正赶上大冬天,她非要吃“草梅”那时还没大棚啊,上哪整啊,可急死活人了。听人说有罐头,找了好几家商店买回来,结果呢?说什么太甜要酸的,不吃。想给她做点好的吃补补身子,但炒菜的油味不能闻,一闻就吐。你说那时要有“色拉油”不就好了,可难死我了。你说男人容不易容易。

    她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我的“头”也越来越大了。1。35米小床,为保护下一代,只能“分居”了,沙发、地板就服了。而且,要象领小孩似的天天要与她们“俩口”散步;晚上还要起来给她倒水,按摩,扶着上厕所——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她终于熬到日子了,住进了妇产医院。本以为能轻松一下了,但事还多着那。就说送饭、探视就不容易啊。医院那看门老头厉害着吶,可坚持“原则”了。拿探视证也有规定时间,没证想进去就更难啊。为了能早点送饭,我大爷长大爷短与看门老头聊天唠嗑,瞅别人没看到再塞两盒烟,要理顺关系啊,别说有时还管点用的。但赶上哪个老头记性不好,香烟就白送了。在医院里到了规定时间不走,老头就满哪赶,有时是床下、走廊、厕所跺来藏去的,你说有多不容易啊。

    终于等到临产的那一天,她一早就进了产房,到下午还没生。我在走廊里腿都站直了,急得火上房啊。好不容易找个护士打听一下,说是骨缝开的不够,孩子头大,还得等,不行就得下产钳、侧切,别说还挺可怕啊。每当产房里推出一个产妇,门外的男子汉们就一窝蜂地冲上去,看看是不是亲爱的她。下午五点二十五分,终于产房里传来喜讯她生了,还是个八斤重的大胖小子,母子平安。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当妻子从产房里被推出来时,我紧握着她那有些发白的小手说:“恭喜您啊!你现在是伟大的母亲了”她也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二)    赵本山与宋丹丹的小品有这样精彩的一段,宋丹丹说:倪萍写了本书叫日子,我也要写本书叫月子,赵本山就讥笑她说:你要是写月子,我也写本书就叫伺候月子。实际上伺候“月子”对男人来说是很不易的。

    那时,母亲已六十多岁了,身体又不好,但看到可爱的大孙子,天天也是高兴的忙里忙外。实际上要说伺候月子,母亲应该是真正的主角,我只能算个小配角了,但配角也难当啊。

    就说为了让妻子“下奶”就不易。开始妻子还有点奶水,然而三、两天就没了,孩子啃着不出水的奶头是嗷嗷哭,母亲着急,妻子上火。我是又着急又上火,但也没有用啊,咱没那功能啊!得想办法啊。先是去药房抓中药,又去买能“发奶”的鳝鱼、猪蹄给妻子吃,别说她的乳房到是见长了,但却还是管看不管用啊,就是没有奶水。没办法只能给孩子喝牛奶了,这事又来了。孩子又能吃,还闹人,搞的我一晚上最多的时候要起来七、八次热牛奶,经常是彻夜难眠啊!你说妻子要是有奶的话奶头一堵不就管用了吗?这可好本来就休息不好,第二天我还要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上班干体力活。人家是妻子“做月子”丈夫吃些“残羹剩饭”也能长几斤肉,我可好伺候月子下来倒掉了五、六斤肉,你说容易吗?

    孩子终于满月了。看到可爱的儿子在我的伺候下一天天长大,又白又胖,心里还是美滋滋的。也是的爹就那么容易当啊。     (三)

    住惯了有暖气的房子,如果再让你去生炉子取暖,你一定会不适应的。但,我就在没有暖气的“日本”房里,住了近四十年。要说为一家三口人冬季取暖,对一个大男人来说也是不容易的啊!

    先说买煤、搬煤就不易啊。记得小的时候,是买煤面子,拖煤坯。后来好一些,有了蜂窝煤,先是按人口定量,后来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就不控制了。那时,夏末秋初,就开始忙着买煤了。星期六(公休日)一大早,我一个人就去煤场排对开票,租辆小煤车,将煤拉回家。600块蜂窝煤最少也得拉两趟。要说拉煤还算容易的,不容易的是往楼上搬煤。

    记得有一年,那时还不休大礼拜。一周工作下来是腰酸背痛,睡懒觉的时间都没有。当我吃力地将600块蜂窝煤拉到楼下后,真是有些头痛了。我住在三楼,一次搬十大块蜂窝煤,有20来斤重,就要三十趟啊。前十趟还好,比较轻松,有时还搬十五块呐。搬到一半就非常吃力了,大汗淋漓,不停地大口喘着粗气。到中午还有200多块蜂窝煤没搬完,邻居家的小孩放学看到我客气地打招呼。等下午上学她与妈妈一起走,看到我还在忙呼,就小声的对母亲说:这叔叔真能干。我是哭笑不得,心想不干行吗?搬到最后我是步履艰难,上一层就要休息会儿,每一趟下来还得好好喘一喘。当最后一块蜂窝煤搬完后,我也快散架了。虽然中午饭还没吃,但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毕竟冬天一家三口人取暖问题有了前期保障了啊。

    再说冬季下班回家生炉子,这是我这个大男人回家后的第一要务啊。我家住的“日本”房是1947年入住的,因年久失修,门窗是“缺牙漏风”每到冬季窗户都要用塑料布象蒙“塑料大棚”一样封上,主要是为了保暖。但,下班一回家也是象冰窖子似的,就一个字“冷”

    那时,把孩子从托儿所接回家后,不能给他脱大衣,得让他坐在床上用被子围好保暖,我立马就得去生炉子。那年代家家为了取暖,一般都自己安装了“土暖气”就象一个小锅炉,给几个暖气片供热水。别说我家有一片暖气片用的还是当初“日本”房的原装的那,虽然已有五、六十年了的历史了但依然管用的。炉子是我们厂一个集体企业生产的,还是托人才买到的呢。生炉子先得把昨天的炉渣掏出来,再拿来已经劈好的木材,用旧的报纸或书本引火,当木材着了后,就倒上砸成小块的蜂窝煤,等炉火一点点燃起。因时间长了,我也有经验了,一般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这时我还要把炉子上坐上一壶水,充分利用能源啊,然后再去忙别的。但要等到家里有热乎气了怎么也得一个小时以后。

    晚上,天气格外冷。为了保温我一夜要起来好几次给炉子加煤,有时用湿煤还不放心,怕煤气中毒。那时,煤气中毒的事经常发生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