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心扉的信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梁守丹与心扉通信出于偶然。

    那年她才十二岁,陪母亲去看医生,坐在候诊室内,见茶几上放着一叠旧杂志,顺手取起一本,一翻,便翻到那一页,版头上注着:心扉信箱。

    守丹虽然年幼,也知道这种杂志信箱主持人专门替读者解答疑难杂症,编辑挑选有代表性的回复刊登出来,供人参考。

    版头下写着:欢迎读者来信,请寄中央邮箱一号,请附真实姓名地址,请勿一稿两投。

    中央邮箱一号。

    这时候,看护出来叫名:“梁守丹在吗?”

    守丹连忙放下杂志迎上去“我是。”

    看护微微笑“你妈妈要见你。”

    守丹乖乖地跟着看护走进病房。

    母亲已经穿好衣服,正与医生商量一件事。

    见守丹进来,便同她说:“医生叫我做手术呢,守丹,你且到舅舅家去住几日如何?”

    守丹走过去,双臂围住母亲的腰身,眼泪忍不住地掉下来。

    母亲病了有些时候了,未见好转,守丹心中隐隐不安,哭泣是最佳抒发方式。

    只听得母亲轻轻说:“你已经不小了,为何当着陌生人,也哭个不停,如此幼稚,叫妈妈怎么放心。”

    那天晚上,梁太太替女儿收拾简单的行李,准备把她送到舅舅家小住。

    守丹坐在小小书桌前写:“心扉,请回答我的问题,我叫梁守丹,今年十二岁,父亲去世已经六年。最近母亲患病,她从来不与我谈论病情,反而一天比一天沉默,请问,我应该怎么办才好?”

    她打算明天把信寄出去。

    中央邮箱一号。

    守丹不得不暂时住到舅舅家里去。

    那是六十年代,招家有两个女佣,都穿着白衫黑裤,不知恁地,居然排排坐,靠在沙发上看电视,一边嗑瓜子,看见客人进来,因早获女主人通风报讯,知是前来投靠的穷亲眷,故只轻轻睨一眼,不予理会。

    那是一个黄昏,梁太太打算放下女儿便进医院,心中凄苦,看着兄长,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招氏夫妇只说些客套话:“很快就会好”“别担心”“放开怀,好好休息”

    守丹站在一角不出声。

    忽而传出婴儿啼哭声,坐在沙发上的其中一个女佣心不甘情不愿地站起来去履行她的职务。

    另外一个仍不住嗑瓜子,从头到尾没打算站起来给客人斟一杯茶。

    直到今日,守丹还觉得奇怪,又不是过年,哪来的瓜子?

    梁太太千恩万谢地去了。

    守丹在家习惯沐浴后再上床,刚走进卫生间,舅母便追进来“你自己有没有带毛巾来,用你自已的毛巾。”

    守丹点点头,这成为她生命中最大疑点之一,是不是怕她用脏毛巾,还是嫌多洗一条毛巾麻烦?

    她换上睡衣,刚想上床,舅母又跟进来,双眼看着别处,只淡淡说:“叫你自己去搓一搓内裤。”谁叫,佣人,主人?没头没脑。

    守丹手足无措,家境虽然普通,母亲却从来没叫她做过家务。

    在人檐下过,焉得不低头。小孩比大人学得还快,只得从床上下来,到浴室,开了水龙头,用些肥皂,洗净内裤,晾在什么地方好呢,又会不会遭人嫌呢,守丹必然想回家,想伏在母亲膝上,想同母亲说,不要离开她。

    经过思量,守丹把内裤轻轻挂在一条尼龙绳上。

    无意中低头一看,吃一惊,浴室地上铺着的是踩至污秽不堪的一条布,守丹认得那正是母亲千挑万拣买回来的被袋,是不久前送给婴儿的满月礼。

    主人对她们母女的尊重,可见一斑。

    守丹睡了。

    直至二十年之后,她都没有忘记这一句话:叫你去搓搓内裤,这也是一个谜,是否佣人叫主人叫外甥女去洗内裤?至今难明。

    最容易弄明白的是,投亲靠友,一生一次,已经太多。日后梁守丹守着这个教训,再也没有向任何人开口求助。

    第二天清晨,守丹等着吃早点,舅舅先出来,咕咕哝哝与犹自在房中的妻子说着昨夜之事,一眼看见守丹,便一半解嘲,一半真心地说:“你瞧你这脚头,一踏进门来,我便丢掉一宗生意。”

    守丹不出声,只见舅母笑了,咪咪嘴,真似自心坎里笑出来,仿佛只要丈夫肯轻贱他那边的亲人,哪怕是妇,哪怕是孺,都合她心,合她意,无法合得拢嘴。

    当下守丹说:“我想去看妈妈。”

    舅舅摊开报纸“你认得路吗?”

    认得,非认得不可。

    披上外套,空着肚子,守丹就出去了。

    临关门之前,听着那婴儿又哭起来,轻轻地唔呀,唔呀,似唤人,她母亲匆匆赶去抱她,由此可知,舅母并非没有爱心,她只是爱不了那么多旁人。

    守丹匆匆赶到母亲身边。

    母亲刚做完手术,疲弱地躺病床上,见到女儿,意外地问:“你怎么来了?”

    守丹把头轻轻伏母亲肩膀上“妈妈,把锁匙给我,我想回家。”

    “家里无人,谁照顾你一日三餐。”

    “我会照顾自己。”

    粱太太叹气“你恁地不听话,我与你舅舅说好,这个月本应轮到他寄钱返上海给外婆,由我代汇,换作你这两星期在他处寄住。你一回家,妈妈白白损失。”说着咳嗽起来,扯动伤口,痛恨落泪,心急气烦,一把推开女儿。

    守丹怔怔站一角,她原本可以把在舅舅家受的委屈向母亲哭诉,但是她没有,像是已经知道这样的事最普通不过,应该由她独自承担。

    梁太太抬起头,见守丹沉默地站一角,还以为她赌气,便加一句:“真笨!人笨万事难。”

    百忙中把门匙交给她,挥手叫她走,喘息着闭上眼睛。

    守丹在病床边站了会儿,才退到门口,适时才发觉那是一间双人房,邻床的太太正好奇地看着她,嘴角一丝鄙夷,像是看不起这样不懂事的女孩子。

    守丹低着头退出,乘公路车回家。

    到了家,她拨电话同舅舅打招呼,说晚上不再去留宿。

    走进厨房一看,锌盘里尚有未洗的碗碟,到底是自己的家,无论什么都有点温馨,守丹躺到自己的床上,觉得舒服多了。

    粱太太于五日后出院。

    “这样吧,”她皱着眉头,不胜其烦“你不如去姑妈那里住。”

    守丹说:“我情愿留在自己家。”

    “我无暇照顾你。”

    守丹非常固执“我不要去任何人的家。”

    “守丹,你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我不能陪你一辈子。”

    与苦情电影里情节完全不同,梁太太并没有抱住女儿哀哀痛哭,细诉衷情,病中的她心余力绌,琐事积压,无从处理,守丹一出现就增加压力,她只希望女儿离开她的视线。

    “你且去姑妈处看看。”

    守丹去了。

    泵妈年纪比她父亲大一截,已经做了外婆,对守丹倒是十分亲善,叫她坐,斟一杯开水给她。

    居所环境狭小,她似不甚注重卫生,无论是窗帘、台布、垫褥,甚至是衣服、头发,都在一个月之前就该洗了而没冼,幸亏天气冷,闻不到气味。

    正在闲聊,就快要说到守丹的父亲,守丹听到身后有异声,转过头去,看到一个一岁左右的幼儿笑嘻嘻站在她身后。

    守丹也朝他笑。

    那孩子走过来,脸蛋脏脏,身上穿臃肿的棉袍,却赤着一双小脚。

    这样冷的天气,幼儿竟光着脚站在冰冻的花砖地上。

    他过来抱住外婆的腿,守丹看到小小脚底长满了厚茧,看来他习惯不穿鞋袜已久。

    守丹再坐一会儿告辞。

    也没有把那副情景告诉母亲,只是无论如何,不肯到亲戚家住。

    梁太太活下来了,并且在朋友介绍之下,找到工作。

    就是在那一天,守丹收到心扉的信。

    字迹有点稚气,不像是成年人,但守丹一样高兴,细细读了起来。

    “守丹,谢谢你来信,事隔经月,相信伯母的病已经痊愈,有时候,大人心烦意乱,又觉得小孩不能了解他们复杂的境况,宁取沉默,你一定会体谅她,做好功课,听她的话,有空来信,心扉。”

    守丹心里舒服多了。

    她把心扉的信收在一只长方形扁平糖果盒子里。

    梁太太的脾气一日比一日坏。

    她工作极忙,每日天黑才能回到家里,守丹听到锁匙响,放下功课一心一意迎出去,不料母亲一见到她的笑脸,便粗暴地吆喝:“别把我当作今日的最佳节目!回你自己的房间去。”

    守丹即时败兴而返,整夜坐房内,希望母亲再来唤她,但是没有,母亲服过葯即上床睡觉,每晚如此。

    守丹且永远不知母亲几时回来,家里只有一个卫生间,母亲最恨有人占用,碰到守丹在里头,一定用烦厌的声音令她马上出来。

    守丹这样告诉心扉:“我希望可以拥有私人卫生间,泡在浴白中,一个小时也不挨骂。”

    连带把其他心事,憧憬、牢騒,一并寄到中央邮箱一号去。

    心扉的回信:“守丹,据悉,伯母所患症候,很多时,五年之后会得复发,身罹恶疾,她身受压力至大,你要多多体贴她。将来,拥有私人浴室之时,希望你品味良好,希望你不要用粉红色心形浴白,心扉。”

    守丹笑得眼泪都差些落下来,想到母亲健康欠佳,又为之恻然。

    守丹已习惯在夹缝中过活,她不能没有母亲,年轻的寡妇也需要女儿,她把日常生活中一切不如意推到守丹身上:乏人追求,是因为身边拖着个这样大的女儿,辛劳工作,自然也是为着幼女,神经紧张,脾气恶劣,也是守丹给她压力之故。

    一旦守丹离开她,失去种种借口,真不知如何过活。

    况且守丹是那么笨,做母亲的根本离不了这个女儿。

    守丹记得父亲生前的旧知上来探访,一定是很熟的朋友,谈话内容很实际。

    那位姓沈的阿姨说:“不如把守丹送出去寄宿吧。”

    梁太太冷笑一声“哪来的钱,梁百思生前老说:功课好送到卫斯理或史蔑夫去,无心向学也不打紧,在家陪妈妈逛街喝茶,谁知剩下那一点点钱,还年年贬值,看样子能熬上本市大学已上上大吉。”

    那位阿姨并不灰心,过一刻又说:“海外没有亲友吗?送出去走读也好。”

    “我没有心思替她搞手续,找监护人。”

    “你情愿母女俩对牢互相虐待?”那阿姨诧异。

    守丹听到母亲忽然歇斯底里地笑起来“你也真会形容,真的,她怕我,我何尝不怕她,你看守丹,长得同梁百思一模一样,看见她,便使我想起百思,以及他去世后带给我的苦难,我也撑得差不多油尽灯枯,又兼一身病,有时守丹的影子都使我战栗,没有她,至少我可以自由自在地烂,自由自在地死。”

    母亲的眼泪“籁籁”落下来。

    那位阿姨不停地劝。

    最后说:“我们打算明后年移民,你要是不介意的话,把守丹送过来我们处,当放假走走也是好的,两母女这样打困笼不是办法。”

    但是梁太太没答应,一句远水救不了近火便推了她。

    守丹一直留在母亲身边。

    “心扉,我真的怕妈妈,都是因为我吧,她吃了那么多的苦,一年一年过去,算一算,她今年已经三十九岁越来越不容易找到对象,下班后总钻进房内,不是听音乐就是打电话,她没跟我讲话已经很久很久,舅舅,以及姑妈也早已不与我们来往,每星期只有一个清洁女工来三次,顺带替我们做些简单的菜式,每到下午三点,我便渴望门铃响,开门给女工,与女工闲聊几句,我觉得非常孤独,盼望你的来信,守丹。”

    清洁女工十分同情守丹,时常借故与她攀谈。

    “考试没有?”

    “已经考过了?”

    “成绩好吗?”

    “还不知道?”

    “你猜想拿第几名?”

    “十名内吧。”

    守丹十分慷慨,其实她的功课才没有那么理想,分数平常,母亲唯一的好处也许是从不逼守丹名列前茅,她对女儿没有期望,只是履行职责。

    女工熨罢衣裳,问:“这外套是你妈妈的还是你的?”

    “是我的新衣。”

    已经长得同母亲差不多身材了。

    她母亲的衣服却越穿越差,款式一件比一件新,料子一件比一件坏,多数选黑色,因一黑遮百丑,缝工裁剪粗劣一律看不出来。

    回家开信箱,梁太太一边把信扔给守丹,一边说“谁的信,你还搞笔友游戏?”

    守丹害怕得把整个身子一缩“是,是笔友。”

    “大家住在同一城市,写什么信,约好见面还不一样。”

    守丹不出声。

    “有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