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战争风云(1939-1941)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概扔着二十多本这种滑稽书,都是七拼八凑的东西,封面很俗气。“嘿,爸爸,”拜伦说。“这些宝贝怎么样?是弗朗兹收藏的。”(弗朗兹是管家。)“他说这是他多年来从游客手里讨来或是买来的。”

    帕格一看这情景吃了一惊,滑稽书始终是他们家庭引起风波的一个原因,直到拜伦去哥伦比亚大学才算完事。帕格禁止拜伦看这种书,只要一发现拜伦有这种书,他就把书撕毁或烧掉。但是毫无办法。这孩子完全上了瘾。帕格好不容易才克制住自己,没有讲出责备他的话来。他已经二十四岁了。“你觉得怎么样?”

    “饿了,”拜伦说。“我的天,‘超人’丛书可真了不起呀。看这些书,看得我都想家了。”

    弗朗兹用托盘给帕格端来一杯冰威士忌苏打水。帕格一直默默地坐着,等管家走开。他等了好一会儿,因为弗朗兹揩完玻璃板台面,摘了几枝花,又摆弄了半天通往网球场的门上松弛的帷幔。他总喜欢呆在能听见谈话的地方。这时,拜伦只管翻看他的“超人”丛书,把书都收到一起,然后百无聊赖地望着父亲。

    弗朗兹回到屋里去了。帕格松了一口气,呷着冰威士忌,说:“勃拉尼,你昨天讲给我们听的可真有意思。”

    儿子笑起来。“我想大概因为我又见到您和妈妈,有点晕头转向了。而且柏林使我感到很滑稽。”

    “你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很不平常的情报。我想,自从战争

    爆发以来,大概没有第二个美国人有机会从克拉科夫到华沙。”

    “噢,我想报纸、杂志上早都登过了。”

    “那你就错了。究竟谁在波兰犯下了暴行,德国人与波兰人之间一直争论得很厉害,有少数逃出来的波兰人还有可能进行争论。象你这样的目击记将是重要的见证。”拜伦耸了耸肩,又拿起一本滑稽书。“也许。”

    “我希望你把这些写出来。我愿意把你写的材料送交海军情报部。”

    “唉呀,爸爸,您对它的评价未免过高了吧?”

    “没有。我希望你今天晚上就写。”

    “我没有打字机,”拜伦说着,打了个哈欠。

    “书房里有一台,”帕格说。

    “噢,那好,我见过。那就这样吧。”

    以前,拜伦经常随便敷衍两句,逃避学校的作业。可是,他父亲这次没有去管他,他倾向于相信儿子在德国人的炮火之下成熟起来了。

    “斯鲁特今天来过了。说你在华沙帮了不少忙。往使馆运水,等等。”

    “噢,不错。运水可运得我够呛。”

    “还有跟瑞典大使上前线的事。你冒着德方的炮火爬上-望塔,斯鲁特把姓杰斯特罗的姑娘藏到农民家里。他好象对这件事印象很深。”

    拜伦打开一本恐怖漫画,封面画着一个狞笑的骷髅,把一个正在惊叫的半裸的少女抱上石阶。“噢,不错。那正是我们穿过无人区之前。我画了一张路线图。”

    “斯鲁特为什么念念不忘这件事?”

    “我想,大概因为那是我们离开华沙以前发生的最后一件事,因此他脑子里就留下印象了。”

    “他还打算给我写一封信表扬你呢。”

    “是吗?那好。他提到娜塔丽了吗?”

    “他只说她去斯德哥尔摩了。你今天晚上就开始写报告吧?”

    “一定。”

    拜伦吃过晚饭就出去,到早晨两点才回家。帕格一夜没睡,他在书房工作,并且担心儿子。他儿子轻松愉快地告诉

    他,说是跟另外几个美国人听歌剧去了。他挟着一本新版我的奋斗的英译本。第二天帕格离家的时候,拜伦已经穿好衣服起来了。他穿着一件绒线衫,一条运动裤,在后门口散步,喝咖啡,看我的奋斗。晚上七点父亲发现儿子还在原来的地方,坐在那张椅子上,喝冰威士忌苏打水。他完全陶醉在放在膝上的那本厚厚的书里了。他揉着惺忪的眼睛,懒洋洋地跟父亲打了个招呼。帕格说:“你的报告开始写了吗?”

    “我就开始写,爸爸。嘿,这本书可真有意思。您看过吗?”

    “看过,可是我并没觉得有意思。其实看上五十页也就完全清楚了。可是,我想我应该看完,就只好硬着头皮把它看完了。”拜伦摇摇头。“实在太好了,”他说着翻了一页。

    夜里拜伦又出去了,很晚才回来,和衣躺下,这是帕格娇纵出来的老习惯。约莫十一点拜伦醒来,发现自己衣服已经脱了,躺在被窝里,衣服搭在一张椅子上,上边摆着一张字条,写道:快把你那份该死的报告写出来。

    当天下午,拜伦正挟着我的奋斗在选帝侯大道闲逛,莱斯里-斯鲁特突然从他身边擦肩而过,斯鲁特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啊呀,你原来在这里!太幸运了。我正想办法找你。你打不打算跟我们回美国去?我们星期四有飞机。”

    “我还不一定。吃点咖啡、点心,怎么样?咱们来当一对柏林人吧。”

    斯鲁特噘起嘴。“老实说,我还没吃午饭呢。好吧。你为什么看这种荒唐书?”

    “我觉得这本书了不起。”

    “了不起!这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评论。”

    他们在人行道上的一家大咖啡馆的桌旁坐定,桌椅之间的空地上种着一丛丛鲜花,一支铜管乐队在阳光下演奏着欢快的华尔兹舞曲。

    “我的天,瞧瞧这生活,”当一个侍者满面笑容,向他们鞠躬的时候,他们一边吩咐侍者,拜伦一边说。“你看见这些漂亮、有礼貌、诚恳、幽默而又愉快的柏林人了吧?你可曾见到过比这更美好的城市?多么干净!你看那些优美的雕像,巴洛克式建筑,还有那杰出的剧院,以及第一流的现代化的新剧院,瞧瞧这些花园、树木,我真是从来没有见过象这样苍翠而又整洁的城市!柏林宛如建筑在一片林海之中。运河纵横,多么雅致的小船,你看见那只拖船了吗?还有桥底下它那尖尖的烟囱?太迷人了。但是,正是这些可爱的人刚刚在波兰狂轰滥炸,用机枪从空中扫射居民,我留下的伤疤就是证明,正是他们把一座和柏林同样美丽的城市夷为平地。你也许会说,这叫人不能理解。”

    斯鲁特摇摇头,微微一笑。“战争时期,前后方的对比总是非常悬殊的。毫无疑问,当拿破仑在国外进行屠杀的时候,巴黎的妩媚依旧不减当年。”

    “斯鲁特,你不能不承认德国人很奇怪。”

    “是啊,德国人确实奇怪。”

    “因此我才看这本书,为了对他们有更形象的了解。这本书是他们的领袖写的。现在看起来,写这本书的人简直是个疯子。他说,犹太人正在秘密地毁灭世界。这就是他的中心思想。他认为犹太人既是资本主义者,又是布尔什维克,他们阴谋毁灭日耳曼民族,但只有日耳曼人才真正应该统治世界。看来,他将成为独裁者,把犹太人赶走,摧毁法国,占领半个布尔什维克俄国,以便为德国取得更多的生存空间。我理解得对吗?”

    “有点简单化,不过也相当不错了。”斯鲁特颇感兴趣,但他朝附近的几张桌子瞟了一眼,显得有些不自然。

    “那好。这些可爱的柏林人喜欢这个家伙。对吧?他们投他的票,跟他走,向他致敬,向他欢呼。不是吗?这是怎么回事?这难道不奇怪吗?他怎么成了他们的领袖?他们难道没有读过他写的那本书吗?他们怎么没有把他送进疯人院去?他们难道没有精神病院吗?要是不把这个家伙送进疯人院,那该送什么人呢?”

    斯鲁特一边装烟斗,一边朝他周围的人张望。他发现没有人偷听,才放下心来,然后小声说:“你难道现在才发现阿道夫-希特勒的疯病吗?”

    “我被一个德国人在脑袋上打了一枪,这才引起我的注意。”

    “你从我的奋斗里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那只是茶壶里冒的气泡,浅薄得很。”

    “那你了解希特勒和德国人吗?”

    斯鲁特点燃烟斗,朝空中凝视了好几秒钟,然后露出学究式的谦逊的微笑说:“我有一种看法,这是经过一番研究得出的结论。”

    “能讲给我听听吗?我很感兴趣。”

    “说来可就话长了,拜伦,而且很复杂。”斯鲁特又朝四下看了看。“另外找时间,换个地方讲吧,现在”

    “那你能告诉我该读哪些书吗?”

    “你当真要看?你一定会觉得很枯燥。”

    “凡你推荐的书,我一定都看。”

    “那好,把你那本书给我。”

    斯鲁特在我的奋斗一书的扉页上,用波兰出产的紫墨水开列了一张作者和书名的名单,整整齐齐的斜体字写满了一页。拜伦顺着名单溜了一遍,心里不觉一沉,这些条顿作家都是他没有听说过的,接着是晦涩的书名,有些举了两本书:费希特、史雷格尔、阿恩特、雅恩、鲁斯、弗里斯、门采尔、特赖赤克、默勒、范-登-布鲁克、拉加德、朗本、施彭格勒

    名单上有几个名字是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现代文明史课程时碰到过的,此刻象灰色面团里的一粒粒葡萄干似的映入他的眼帘:马丁-路德、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他记得这门课最头痛,象天书一样。他从跟他要好的同学那儿弄来一本揉得又破又脏的课堂笔记,临时抱佛脚啃了一个通宵,考试成绩得了个“d-”

    斯鲁特用力划了一道线,又加了许多同样生僻的作家的名字:赞塔雅那、曼、维布仑、勒南、海涅、柯尔奈、劳希宁。

    “这道线以下都是评论家,”他一边写一边说。“这道线以上是希特勒的一些德国先驱。我想你必须先了解这些人,然后才能了解他。”拜伦阴沉地说:“是吗?这些哲学家也需要了解?黑格尔、叔本华也要了解?为什么?连马丁-路德也要了解,干什么?”

    斯鲁特相当得意地望着这张名单,又添了一两个名字,一边用力把烟斗吸得咝咝直响。“我认为希特勒和他的纳粹主义是从德国文化的核心中产生的,也许是一个肿瘤,但却是德国特有的症状。这是某些有见识的人说服我持有这种见解的。他们坚持只要具备同样的条件,任何地方都会产生这种情况;比如,在一次重要的战争中失败、条件苛刻的和约、毁灭性的通货膨胀、大批失业、共产主义日益增长、无政府主义的

    泛滥等等,都将导致盅惑者出现和产生恐怖统治。不过我”

    侍者走过来,在他送上食物的时候,斯鲁特紧闭着嘴,一句话也不说。这位外交官一边喝咖啡,一边吃点心,他一直目送侍者消失在视线以外,才用很低的声音继续他的谈话。

    “不过我不相信。我认为,如果不在十九世纪日耳曼思潮:浪漫主义、国粹主义以及整个渊源中寻找纳粹主义的根源的话,是不可想象的。它包含在这些书中。如果你不打算逐字逐句读,比如,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那你就放弃。这是基础。”他把书推到拜伦面前,打开扉页。“来吧,这是个开始。”

    “泰西塔斯1?”拜伦说。“为什么要读泰西塔斯的书?他不是一位罗马的历史学家吗?”

    1泰西塔斯(55?-117),罗马历史学家。

    “是的。你知道阿米纽斯和条顿堡森林战役吗?”

    “不知道。”

    “那是公元九年,拜伦,日耳曼一位叫阿米纽斯的军事领袖一举将罗马人永远阻止在莱茵河岸,从而保全了欧洲腹地的原始圣堂。这甚至是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导致罗马的最后灭亡,到今天还影响整个欧洲的政策和战争。我是这样认为的,因此,我想你应该看看泰西塔斯关于这次战役的描写。这些东西你愿意看也可以,不愿意看也可以。”

    拜伦眯缝着眼睛,聚精会神地频频点头。“这些书你全都看过吗?每本都看过?”斯鲁特嚼着烟斗,带着嘲弄的意味朝这位年轻人望了望。

    “我尽管没有完全记住,但是,不错,我都看过了。”

    “我猜想,你实际上是想对我说,让我少管这些闲事,这些应该是获罗兹奖学金的学者们去研究的题目。”

    “我完全没有这种意思,不过这确是个难题。好了,拜伦,我现在去大使馆都有点晚了。你到底跟不跟我们一起走?我们将在星期四飞往奥斯陆,再从那里去伦敦。然后看机会,乘驱逐舰、货船、远洋邮船,也许坐飞机途经里斯本,反正赶上什么是什么。”

    拜伦说:“娜塔丽有什么打算呢?她后来有点跟我犯脾气了,不愿意跟我多说话。”

    斯鲁特看了看表。“她跟我也闹别扭,爱理不理的。我真是不知道。”他迟疑起来。“我想告诉你一点别的事。你也许不爱听,也许不相信。但事实如此,也许你还是知道更好一些。”

    “你只管说吧。”

    “我向她问起你,问起你是否打算回锡耶纳。她回答说:‘我可不希望他回去。我从心眼里盼望我永远再也不跟拜伦-亨利见面,你如果有机会,请转达我的话,并问候他。’你觉得奇怪。她走之前,你们吵过架了吧?我敢肯定,你们争吵过了。”

    拜伦镇定一下神色,说:“也没有当真吵过。不过她好象脾气坏到极点了。”

    斯鲁特说:“她情绪不好。她说坐了一路火车腰酸背痛,就是因为这个。她说这话多半没有别的意思。我知道她很感激你。跟我一样,我的确也感激你。”拜伦摇了摇头。“说实在的,我对她从来都摸不透。”

    斯鲁特朝帐单瞟了一眼,把压在茶碟下边的五颜六色的马克收起来,一面说:“好了,拜伦,你看,咱们没时间来讨论娜塔丽-杰斯特罗了。我只想对你说,自从两年前在伏尔泰码头的一次非常无聊的鸡尾酒会上第一次见到她以后,我心里就从来没有过一刻平静。”

    “那你为什么不娶她呢?”斯鲁特准备站起来的时候,拜伦说。

    这位年龄大些的人又坐回到椅子里,盯着拜伦看了好几秒钟。“是这样,拜伦,只要她同意,我也不能肯定说我就不娶她。”

    “噢,她会同意的。听我说,我想,我多半留在这里跟家里人团聚团聚。我不去奥斯陆。”

    斯鲁特站起来,伸出手。“我们你的护照等等交给你父亲的管家。祝你幸运。”

    拜伦一边握手,一边指着我的奋斗说:“我非常感谢你的一席讲话和这张书单。”

    “这也作为你对我帮忙的一点点回报吧,”斯鲁特说。

    “在你离开柏林之前,如果知道娜塔丽的行止,”拜伦说“你是否能告诉我一下?”

    斯鲁特一边用烟斗拍打手掌,磕掉烟灰,一边说了句“一定”随后匆匆消失在人行道上的人群中。拜伦又要了一杯代用品的咖啡,打开我的奋斗,这时咖啡馆乐队奏起一支愉快的奥地利民间舞曲。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