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寻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此时,王得财的家成了山河村村民崇拜和向往的中心。每天傍晚村民们收工吃过晚饭之后,大家有事没事都会自然而然,不约而同地来到他家。王得财这次登上《识宝》栏目后,可谓是名利双收,地方政府不但全额报销了他的车船旅差和五星宾馆的食宿费用,还以他为地方争光为名奖励了他一万元现金。

    王得财从这笔现金里拿出一部分钱,把院子围墙拆了盖了个大厅,免得人多挤破了他的门框。再买了一台四十六英寸的大电视放在大厅里,大厅里添置了几排靠背椅,免费让村民们在此观看电视节目。山河村村民哪见过这么大的电视,都以先睹为荣,这是吸引村民们来这的一个原因,而主要原因是大家可以坐在一起边看鉴宝节目边讨论各自的心得。

    这几年鉴宝节目可谓名目繁多,除了本省的《识宝》栏目外,还有中央一套《寻宝》和《一锤定音》;中央二套的《鉴宝》和《艺术品投资》;北京电视台的《天下收藏》;山东电视台的《收藏天下》;凤凰卫视台的《投资收藏》;昆明电视台的《盛世典藏》;河南卫视频道的《华豫之门》:湖南娱乐频道的《艺术玩家》;浙江经济频道的《宝藏》;吉林卫视频道的《找你》;中国教育频道的《美术苑》;天津都市频道的《艺品藏拍》;广西卫视频道的《收藏马未都》……等等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十多家电视媒体开播了有关文物鉴赏、鉴定、交易等内容的电视节目,共二十多个栏目,最多时达到五十多个。

    这对山河村村民来说,无疑是一顿顿丰盛美味的精神大餐。他们对文物知识的渴求如同饕餮般贪婪,除了鉴宝类栏目,再无其它节目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什么宫廷剧,谍战片;什么文艺节目,综艺节目,新闻时事全部靠边站,如果偶尔看到村民们在收看其它节目,那一定是这个频道马上就要播放鉴宝类节目,他们是怕错过看鉴宝节目而收看它前面的节目。村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不在家,那就在王得财家看电视鉴宝节目,如果不在王得财家看电视鉴宝节目,那就一定在去王得财家看电视鉴宝节目的路上。

    宝这能吸引人,关键在于它值钱。村民们在总结改革开放这些年,山河村村民的财富发展轨迹时,得出一条这样的结论:越花死力气的人越赚不到大钱。俗话说:会赚钱的伞上挑,不会赚钱的累弯了腰。“伞上挑”是指做生意的人,夹着一把雨伞出去就能赚到大钱,而种田人累弯了腰也赚不到钱。

    事实就摆在眼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村里穷了一辈子的胡老田见田分上了户,不再抓资本主义尾巴了,干活比谁都起劲。种田、养猪、栽菜、养鱼,成为村里首个富裕户。当时县里要树他为典型,上报他为山河村第一个“万元户”,要给他戴大红花,放鞭炮,还要到县城去游街。可是来采访的记者帮他算来算去,只有九千九百九十八元的收入。为了当这个万元户,胡老田连夜上山砍柴,准备天明挑到城里去卖两块钱,凑上一万元,结果摔死在山崖下。为赚这一万元,花去了他一辈子的时间。

    九十年代,村里的刘大牛借钱买了一辆货车跑运输,风里雨里没日没夜地帮人拉货,听说赚了十来万。一天雨夜在山高天黑黄牛岭翻了车,车毁人残,他的后半生再也站不起来了。十万块钱,他用了半辈子才赚到。

    本世纪初,村里的张文雄办了一家粮食加工厂,请了十多个工人加工大米拉到沿海地区销售,不到十年赚了上百万。而他自己却不用干活,整天开着一辆小车到处逛。

    如今,王得财的一千万,只是一夜的工夫,这不得不让人羡慕。

    这天,山河村村民又聚在王得财家观看电视鉴宝节目。节目看多了,村民们的鉴宝知识与日俱增,也就有师自通了。节目中,第一个持宝人呈上的是一件唐代定窑白釉瓷瓶。当大画面把宝物打出特写镜头后,村民们便指指点点,口若悬河地纷纷议论开了。

    做豆腐的朱明亮高兴地说:有这么大的电视,宝物清楚多了。然后指点着宝物开始点评:这白釉瓷瓶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宝光,釉色纯白滋润,我看是官窑的东西。

    而他老婆黄梅花的观点则有所不同,她说:这件瓷器胎土细腻但不透明,胎质薄而不轻,我看是仿官窑的瓷。

    打铁的袁有林说:看是不是唐代官厂定窑的瓷,主要是看它的“芒口”,定窑瓷是由上迭压复烧,口沿多不施釉,我看这件瓷器应该是官窑瓷。

    八十多岁的五保户陈奶奶无儿无女孤独一人,家中又没有电视,便也经常随着大家一起来到王得财家看电视鉴宝节目。耳濡目染,经常被村民们和鉴宝专家的熏陶,听多了看多了,对文物鉴赏竟也能说出个子午卯酉来。她用干枯的瘦手指着电视屏幕上的瓷器,瘪着嘴里一颗牙都没有的老脸说:我看这瓷瓶上暗藏“泪痕”,这就是古代柴窑烧制时火候、温度把握不准起的泡,现在的电窑和液化气窑是恒温控制,烧不出这种效果,我看这是件老东西。

    村民们听了哄堂大笑,但都觉得陈奶奶的话说得有理。

    开小卖铺的赵志强说:这件宝贝市场价不会超过二十万。结果,专家给出的市场价是十八万。

    第二件宝贝是一只宋代的贯耳瓶,持宝人说是出自于南宋官窑。此瓶虽然胎质细腻,釉质莹润温雅,多开片,并且底下有文钉烧痕的“紫口铁足”为证,经过村民们仔细鉴别,一致认为此宝并非出自于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