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最强王者之成吉思汗奋斗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西夏的归附对蒙古来说扫清了灭金路上的最大障碍,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这样,就可以专心研究金国了。

    由于那个木驴之恨,金国对于成吉思汗来说是永远也抹不平的伤痛,虽然双方在扫平塔塔儿部时为了各自的利益走到了一起,但这种合作只是为了当时形势的需要,他们各自心中也是心照不宣的,最后兵戎相见的结局也已经是不言而喻了。其实,这种兵戎相见的主动权更多的时候是掌握在成吉思汗手中的。这位蒸蒸日上的草原新贵是越来越接近可以掌握时局的那一类人的特性了。

    成吉思汗虽然与金有过合作,但那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对成吉思汗来说上有祖先的血海深仇,下有他所面对各路势力的严峻形势,这种种,都将使他们成为敌人。

    所以他在等待时机,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同时又随着自己实力的变化把这个过程分成了几个阶段。

    自从成吉思汗统一大漠称汗后,他的实力就可以与金国抗衡了,不能说达到可以消灭金国的程度,至少金国是不敢对他轻举妄动。

    蒙古族原来貌似是金朝属下的游牧民族,为了防止蒙古人强大起来之后威胁自己的后院,金朝经常联合其他部落打击蒙古人,他们曾经联合塔塔儿人杀掉了成吉思汗的先祖奄巴汗,同时,他们还对蒙古人采取“灭丁”的政策,每三年发兵一次剿杀蒙古人的青壮年,让他们形不成战斗力。蒙古人对金朝这一残忍的政策恨之入骨,但是迫于力量悬殊,他们只好忍受了,成吉思汗本人还接受了金朝册封的官职。

    现在,他们实力强大了,当然要报仇了。

    对于蒙古牧民来说,这将是一场非同小可的大规模战争,因为,金王国当时统治着除甘肃省和河套平原以外的整个黄河流域,是当时最强大的王国之一。金王国的主人,那些昔日的女真人,尽管已被中原化,但他们在中原土地上仍保留着他们的祖先通古斯森林狩猎民族所特有的骁勇慓悍的武士特点。此外,金人在中原土地上生活已有一个世纪之久,因而拥有中国古老的文明所创造的一切财富。在这种情况下,蒙古牧民同金人作战,将比在唐兀惕境内的战斗更艰难。他们将要对付防守坚固的要塞,而进行这种攻坚战,他们是根本没有经验的,是没有足够的条件的。再说,金国边境还有万里长城,长城脚下修筑有许多防御据点,这条长城从西向东,构成了金王国的一条连贯的防线。

    但是,成吉思汗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家,更主要的他还是一位政治家。

    为了攻打金国,他首先设法取得了居住在长城北侧的江古惕人的帮助,从而得到了宝贵的盟友。

    当时,在长城北面,在今内蒙古地面,居住着一个半定居半游牧的属于突厥语族的江古惕部落。江古惕人信仰的是聂斯脱利派基督教。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蒙古人来到这里可以感到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首先,汪古惕地面的自然条件可以使蒙古人感到就像在自己的家乡一样自在自如,毫无身处异域之感。这里没有树木,到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还有一些河流,这些河流分别注人一个个具有海水咸味的泻湖。当地人称这片草原为“草地”,以区别于“麦地”。在这里,人们常常要在荒无人烟。令人焦虑的偏僻荒野走很久才能见到由十多个帐篷组成的居民点。在这种居民点附近,有成百的骆驼和马匹,有上千的长毛绵羊和山羊。另一方面,成吉思汗早就同此地的主人突厥汪古惕人建立了联系。江古惕部的首领阿刺忽石帖勤忽里在公元1204年曾有大功于成吉思汗。当时他曾拒绝参加乃蛮人策划的反对成吉思汗。为了酬谢他立下的这一大功,成吉思汗曾在1206年举行的即位大典上封他为蒙古帝国的达官贵人之一。还有连姻的裙带政策给成吉思汗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汪古惕部所据地盘在地理上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江古惕部同金国早有契约关系,是中原长城的守卫者,是金国部署在长城外侧的哨兵。把汪古惕部笼络到手,成吉思汗就等于在战争开始以前就摧垮了敌人的前线防御,不费一刀一箭就把其帝国的势力扩展到了对方著名的防线—长城的脚下。

    1206年,成吉思汗成立蒙古国的时候,曾经以向金朝朝贡为名,来到净州探听金朝虚实。(这个净州就是今天内蒙古四子王旗吉生太乡城卜子村,虽然现在这里是一片荒原,但在金朝时却是通往漠北的交通要道,金朝常常在这里接待蒙古使者,这里也是蒙古使臣纳贡之地。)金朝派出一个叫做允济的亲王来接受朝贡,成吉思汗见到允济之后,不知是出于相貌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对允济非常的鄙视,于是不向他行臣子之礼,随即扬鞭而去。

    1209年,原来那个在净州和成吉思汗见过面的允济同志当上了金朝的皇帝,这哥们想起当年成吉思汗的不敬,心想,现在自己是正宗的老大了,得压一压那帮蒙古野蛮人的气焰。反正那时名义上讲,蒙古还是金国的附庸国。

    于是派手下马仔到蒙古发文件,要成吉思汗他们跪下接旨。

    铁老大听说就是那个他看不起的允济当了皇帝,当下摸着下巴的胡子,鄙视地说:“马拉个巴子的,我以为中原的皇帝是天上的人做的,这个懦弱无能的家伙也配做皇帝吗?”

    于是不拜,还向南面(金王国方向)唾了一口,把金朝使者羞辱一番赶回去了,金蒙关系正式破裂。

    想到那个被自己十分看不起的允济当了皇帝,铁老大认为金朝看来也没什么了不起,干脆把他痛扁一顿,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呢。于是,老铁同志决定挥刀南下,进攻金朝。

    1211年2月,成吉思汗在克鲁伦河聚众誓师。那些住在遥远的地方的附庸纷纷赶来向他致意。这些前来致意的附庸主要有:住在西部的属于突厥种族的亲王,一个是畏兀儿王(或曰亦都护)巴尔术,另一个是哈刺鲁王阿儿思阑。巴尔术统治的地区主要是吐鲁番和库车等绿洲。阿儿思阑则统治着巴尔喀什湖以南谢米列奇耶地区。

    在誓师大会上,成吉思汗按照蒙古族的古老习俗,解下腰带挂在脖子上,虔诚地向上天祈祷:“长生天在上,本汗决意整顿军马,为被金王卑鄙残害致死的斡勤巴儿合黑亲王和俺巴孩汗报此血海深仇。上天如果赞许本汗复仇,那么就助本汗,让下界所有人神都齐心协力随我征战吧!”

    从此之后,铁老大出征的时候,总要祈求长生天的保佑。说来也怪,祈祷之后,他每次作战都取得了胜利,看样子长生天还是挺关照他的。后来,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在和匈牙利人决战的时候,也像成吉思汗一样,登上山顶向长生天祈祷,结果也把匈牙利人打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

    誓师之后,成吉思汗只留下两千名骑兵驻守草原,其他人马全部出征,从此开始了七年之久的大规模南侵。

    然而,由于蒙古军队都是骑兵,由于他们当时不懂得工程技术,不善于进行有步骤的攻坚,成吉思汗的大军被阻在长城要塞前,长时间前进不得。

    公元1211年和公元1212年,整整两年中蒙古军队奈何长城不得,只攻占了附近一些防备较差的弹丸小城。他们攻击的这个地区是一片地势起伏不平的地区,该地区从戈壁高原到渤海湾地势成阶梯状逐渐降低,中间被由西南到东北走向的山脉截断。这山脉顶峰有许多缺口,是立在北京前面的一种天然栅栏。在这些参差不齐的光秃秃的山峰上,长城绵延不绝,从渤海湾一直延伸到黄河边。在长城脚下,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要塞,例如北京西北的宣化以及山西北部的大同就是这一系列要塞之一。由于如上原因,成吉思汗在这段时期并没有取得辉煌的胜利,他费了很大的气力才攻占了一些小镇。例如在1211年2月至3月,在野狐岭(位于北京与张家口之间)的战斗中,蒙古军队打了胜仗。9年后,长春真人从这里经过时,曾亲眼目睹当年厮杀后留下的布满地面的累累白骨。

    正当成吉思汗的大军在金国边境停滞不前时,公元1212年春,发生了一个有利于成吉思汗的政治事件。原来,在属于通古斯—满语族的金人(女真人)占领北京以前两个世纪,北京被另一个少数民族契丹人占领着。契丹人统治北京达两个世纪,接着,金王的祖先从他们手中夺取了北京。金人和契丹人属于两个民族,金人属于通古斯—满语族,是今满族的兄弟,而契丹人则主要属于蒙古族。契丹人虽然失去了北京的统治权,但三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住在中原土地上。所以,与成吉思汗的臣民们相反,他们几乎已完全被中国化了。但他们怀念昔日的光荣历史,一直想向战胜他们的金王复仇。果然,公元1212年春,契丹人的亲王之一耶律留哥带头发起暴乱,叛离金王,集合手下的契丹人,前来投靠蒙古人。契丹人的老家在今满洲南部辽阳地区。成吉思汗不失时机的利用刚发生的这一事件,派大将者别率领

    一支军队去攻辽阳。但辽阳城防坚固,者别首战失利。于是,者别佯装败退,且战且退,同时设埋伏于辽阳城附近。退了一段路程以后,者别突然回转马头,挥军反击,奇袭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