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大国崛起1644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果说木材厂,是相对简单,却又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产业,那么炼钢厂,无疑是技术复杂,而且是最为核心的产业了。

    无论民用还是军用,都离不开钢铁。

    而苏州这座年产十万吨级的炼钢厂,更是倾注了李鸿飞与宋应星大量心血。

    明朝拥有的,是十七世纪,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冶炼流程。

    尤其是明朝末期的冶铁流程,这个流程的钢铁产量与质量,均为此时代的世界之最,甚至超越了西方科技近百年。

    仅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钢铁冶炼流程,就已经到了规模化、量产化、生熟铁连续生产的地步。

    明末匠人把炼铁炉与炒铁炉串联在一起,让由炼铁炉炼出的生铁液,流入炒铁炉,用柳木棍搅拌,使生铁液中的碳氧化,而成熟铁。

    这种连续生产的工艺,以及初具组合化生产的系统思想,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减少了能耗。

    简单来说,常规的炼铁法,只能炼出生铁。

    然后再将生铁锻打脱碳,又或者用熟铁入炉加温渗碳炼成钢(即灌钢法)。

    只是这种方法,需要两次加热,耗费的燃料可想而知。

    然而在明朝时,中国发明出炒钢法,不需要冷却再次加热即可生产出钢材来,既降低了燃料消耗量,更是大幅增加了产量。

    《天工开物》里面描述的炒铁炉,实际上就是欧洲人在18世纪末期,发明的搅炼炉。

    差别在于,欧洲的搅炼炉,通常使用熟铁棒或者钢棒搅炼,以烧去生铁中的碳,最后得到低碳熟铁。

    而明朝使用柳木棍搅拌,搅拌的同时也会逐渐烧去柳木棍,这样做可以往生铁混入碳,或者说减低生铁去碳的速度。

    藉由这个步骤,熟练的炒铁手比较容易控制成份,可以直接炒出含碳量低于生铁,却高于熟铁的钢来,甚至有机会炒出中碳钢与高碳钢。

    此即称为炒钢,而苏州重工这座,年产量十万吨的大型炼钢厂,就是将这种炒钢技术,系统化,规模化,大型化。

    木材厂与炼钢厂,成为了苏州重工内,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两大生产基地。

    而农具制造厂,则主要打造基本的农业生产用具,相对来说,规模并不大。

    精密仪器制造厂,则是制造各类武器的小型配件,比如扳机,发条,弹簧之类的。

    武器制造厂,则主要生产枪管,炮管,并将前面几座厂家,生产出来的半成品进行组装,制成火枪、火炮,这类军用武器。

    以前这些流程,全都集中在军器局,导致军器局的匠人工作量极大,严重增加了武器生产成本,以及铸造时间。

    如今的军器局,只需要生产,调配火药,检验武器性能,便算是全部工作了。

    经过这样的分包方式改革,再加上流水线作业,火器的制造速度,总算是大大加快,否则以明朝如今的生产水平,即便是二十四小时工作,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造出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